高中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高中数学幂函数比较大小的问题

画图比较

高中新教材为什么把幂函数放在前面?

因为这个函数其实有的时候能够让你把从初中的思想改变一些变成高中的思想,所以说是一个过渡。

高中幂函数大题问题

g(x)=qx^6+(2q-1)x^3+1 设x^3=y,则g(x)=qy^2+(2q-1)y+1.应该有些许误应该是g(x)=qx^4+(2q-1)x^2+1至于方法就和上面的一样,用奇函数知道y的取值就是的定义域,再结合那个偶函数求解以4为对称中心吧

对数和幂函数是高中时候学的 还是初中时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函数与集合内容联系密切,所以所高一是先学集合,再学各种各样的基本函数,如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对数函数等,到必修四还会深入学习三角函数

如何看待高中数学人教A版为什么先学习幂函数

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从教材的整体安排看,学习了解幂函数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为今后学习三角函数等其他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幂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一般地。形如y=x(α为有理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数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高中数学里面的函数部分是不是都有一定的联系? 幂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它们和导数的关系

每个函数都有自己的基本表达式和基本性质啊,这些性质是需要花时间去好好研究的。导数就是研究函数在其区间内的增长还是下降吧,我记得不太齐了

高中数学问题,函数

1.f(x)是奇函数,猜当x>0时,f(x)=lnx,则f(f(1/e²))=f[ln(1/e^2)]=f(-2)=-f(2)=-ln2.2.幂函数f(x)=(m²-m-1)x^m在x属于(0,+∞)单调递减,<==>m^2-m-1=1,m<0,<==>m=-1.

高中数学导数8个公式是什么?

常用导数公式:1、y=c(c为常数) y"=02、y=x^n y"=nx^(n-1)3、y=a^x y"=a^xlna,y=e^x y"=e^x4、y=logax y"=logae/x,y=lnx y"=1/x5、y=sinx y"=cosx6、y=cosx y"=-sinx7、y=tanx y"=1/cos^2x8、y=cotx y"=-1/sin^2x导函数如果函数的导函数在某一区间内恒大于零(或恒小于零),那么函数在这一区间内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这种区间也称为函数的单调区间,导函数等于零的点称为函数的驻点,在这类点上函数可能会取得极大值或极小值(即极值可疑点)。进一步判断则需要知道导函数在附近的符号,对于满足的一点,如果存在使得在之前区间上都大于等于零,而在之后区间上都小于等于零,那么是一个极大值点,反之则为极小值点。

要上高一了,想了解高中的理科学习方法.

数学篇序号 方法 页码 方法一 看书、 巧入洞天1 数学构建知识网络法 72 针对弱点,各个击破法2 知识点网络总结法 53 精典例题笔记法和总分总复习法3 吃透课本法 42 应考4 巧记笔记,积累财富—很好 217 高考真题规律总结法5 阶段计划复习法(各门都适用) 62 数学:利用惯性——广入实战法6 各个击破法 89 考前错题整理法二 解题 适当放弃法8 典型例题分析法 63 记住小结论法9 普通解题法 2 总结—其它10 数学例题总结法 71 11 错题索引法 15 12 以答案为见法(比较标准答案) 54 13 选择题去掉选项法 81 14 总结规律法 34 15 主动寻求解题思路法 14 16 主动变式,举一反三—很好 217

高中数学的总结!要求简单易懂,针对与几乎零基础的同学!!!整理下拜托了!!!!!

LZ你可以到百度查下全国大联考这个站,里面有一个数学知识总结,还可以打印下来..我家没打印机,没弄下来,看了下一共就八叶.手机上不好给你链接,见谅.

高中数学求导公式

-15/(2-3X)

怎样学好高中数理化

毅力!把电脑电视什么关了蒙头努力,学学班上班上学的好的方法可以借鉴。理科书本基础都要弄懂,理科要多做题!末了,祝你高考考好!

向广大网友寻求下高中复习学习上的帮助:豫区高三数学全部常用公式公理有哪些?尤其是函数部分吧,非常感

高中的数学公式定理大集中 三角函数公式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 平方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其中k∈Z)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万能公式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三角函数的降幂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3tanα-tan3α tan3α=—————— 1-3tan2α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 2 2 1 sinα ·cosβ=-[sin(α+β)+sin(α-β)] 2 1 cosα ·sinβ=-[sin(α+β)-sin(α-β)] 2 1 cosα ·cosβ=-[cos(α+β)+cos(α-β)] 2 1 sinα ·sinβ=— -[cos(α+β)-cos(α-β)] 2 化asinα ±bcosα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辅助角的三角函数的公式集合、函数 集合 简单逻辑 任一x∈A x∈B,记作A B A B,B A A=B A B={x|x∈A,且x∈B} A B={x|x∈A,或x∈B} card(A B)=card(A)+card(B)-card(A B) (1)命题 原命题 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 p则 q 逆否命题若 q,则 p (2)四种命题的关系 (3)A 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B 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A 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函数的性质 指数和对数 (1)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2)单调性 对于任意x1,x2∈D 若x1<x2 f(x1)<f(x2),称f(x)在D上是增函数 若x1<x2 f(x1)>f(x2),称f(x)在D上是减函数 (3)奇偶性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一x,若f(-x)=f(x),称f(x)是偶函数 若f(-x)=-f(x),称f(x)是奇函数 (4)周期性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一x,若存在常数T,使得f(x+T)=f(x),则称f(x)是周期函数 (1)分数指数幂 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2)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y=ax(a>0,a≠1)叫指数函数 (2)x∈R,y>0 图象经过(0,1) a>1时,x>0,y>1;x<0,0<y<1 0<a<1时,x>0,0<y<1;x<0,y>1 a> 1时,y=ax是增函数 0<a<1时,y=ax是减函数 (1)y=logax(a>0,a≠1)叫对数函数 (2)x>0,y∈R 图象经过(1,0) a>1时,x>1,y>0;0<x<1,y<0 0<a<1时,x>1,y<0;0<x<1,y>0 a>1时,y=logax是增函数 0<a<1时,y=logax是减函数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基本型 logaf(x)=b f(x)=ab(a>0,a≠1) 同底型 logaf(x)=logag(x) f(x)=g(x)>0(a>0,a≠1) 换元型 f(ax)=0或f (logax)=0 数列 数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数列 (1)数列的通项公式an=f(n) (2)数列的递推公式 (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关系 an+1-an=d an=a1+(n-1)d a,A,b成等差 2A=a+b m+n=k+l am+an=ak+al 等比数列常用求和公式 an=a1qn_1 a,G,b成等比 G2=ab m+n=k+l aman=akal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重要不等式a>b b<a a>b,b>c a>c a>b a+c>b+c a+b>c a>c-b a>b,c>d a+c>b+d a>b,c>0 ac>bc a>b,c<0 ac<bc a>b>0,c>d>0 ac<bd a>b>0 dn>bn(n∈Z,n>1) a>b>0 > (n∈Z,n>1) (a-b)2≥0 a,b∈R a2+b2≥2ab |a|-|b|≤|a±b|≤|a|+|b|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比较法 (1)要证明不等式a>b(或a<b),只需证明 a-b>0(或a-b<0=即可 (2)若b>0,要证a>b,只需证明 , 要证a<b,只需证明 综合法综合法就是从已知或已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由因导果)的方法。 分析法分析法是从寻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入手,逐步寻求所需条件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的条件已知正确时为止,明显地表现出“持果索因” 复数 代数形式 三角形式 a+bi=c+di a=c,b=d (a+bi)+(c+di)=(a+c)+(b+d)i (a+bi)-(c+di)=(a-c)+(b-d)i (a+bi)(c+di )=(ac-bd)+(bc+ad)i a+bi=r(cosθ+isinθ) r1=(cosθ1+isinθ1)•r2(cosθ2+isinθ2) =r1•r2〔cos(θ1+θ2)+isin(θ1+θ2)〕 〔r(cosθ+sinθ)〕n=rn(cosnθ+isinnθ) k=0,1,……,n-1 解析几何1、直线 两点距离、定比分点 直线方程|AB|=| | |P1P2|= y-y1=k(x-x1) y=kx+b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夹角和距离 或k1=k2,且b1≠b2 l1与l2重合 或k1=k2且b1=b2 l1与l2相交 或k1≠k2 l2⊥l2 或k1k2=-1 l1到l2的角 l1与l2的夹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2.圆锥曲线 圆 椭 圆 标准方程(x-a)2+(y-b)2=r2 圆心为(a,b),半径为R 一般方程x2+y2+Dx+Ey+F=0 其中圆心为( ), 半径r (1)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判断或用判别式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两圆的位置关系用圆心距d与半径和与差判断 椭圆 焦点F1(-c,0),F2(c,0) (b2=a2-c2) 离心率准线方程焦半径|MF1|=a+ex0,|MF2|=a-ex0 双曲线抛物线 双曲线焦点F1(-c,0),F2(c,0) (a,b>0,b2=c2-a2) 离心率准线方程焦半径|MF1|=ex0+a,|MF2|=ex0-a 抛物线y2=2px(p>0) 焦点F 准线方程坐标轴的平移 这里(h,k)是新坐标系的原点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1.集合元素具有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2.集合表示方法①列举法 ②描述法③韦恩图 ④数轴法3.集合的运算⑴ A∩(B∪C)=(A∩B)∪(A∩C)⑵ Cu(A∩B)=CuA∪CuBCu(A∪B)=CuA∩CuB4.集合的性质⑴n元集合的子集数:2n真子集数:2n-1;非空真子集数:2n-2高中数学概念总结一、 函数1、 若集合A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坐标是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 , 和 (顶点式)。2、 幂函数,当n为正奇数,m为正偶数,m<n时,其大致图象是3、 函数 的大致图象是由图象知,函数的值域是 ,单调递增区间是 ,单调递减区间是 。二、 三角函数 1、 以角 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 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 ,点P到原点的距离记为 ,则sin = ,cos = ,tg = ,ctg = ,sec = ,csc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 , , ;倒数关系是: , , ;相除关系是: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 , = , 。4、 函数 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周期是 ,频率是 ,相位是 ,初相是 ;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凡是该图象与直线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5、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的递增区间是 ,递减区间是 ; 的递增区间是 ,递减区间是 , 的递增区间是 , 的递减区间是 。6、 7、二倍角公式是:sin2 = cos2 = = = tg2 = 。8、三倍角公式是:sin3 = cos3 = 9、半角公式是:sin = cos = tg = = = 。10、升幂公式是: 。11、降幂公式是: 。12、万能公式:sin = cos = tg = 13、sin( )sin( )= ,cos( )cos( )= = 。14、 = ;= ;= 。15、 = 。16、sin180= 。17、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0 sin 0 1 0 cos 1 0 0tg 0 1 不存在 0 不存在ctg 不存在 1 0 不存在 018、正弦定理是(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19、由余弦定理第一形式, = 由余弦定理第二形式,cosB= 20、△ABC的面积用S表示,外接圆半径用R表示,内切圆半径用r表示,半周长用p表示则: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1、三角学中的射影定理:在△ABC 中, ,…22、在△ABC 中, ,…23、在△ABC 中: 24、积化和差公式:① ,② ,③ ,④ 。25、和差化积公式:① ,② ,③ ,④ 。三、 反三角函数1、 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 ,奇函数,增函数;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 ,非奇非偶,减函数;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 ,奇函数,增函数;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 ,非奇非偶,减函数。2、当 ;对任意的 ,有:当 。3、最简三角方程的解集:四、 不等式 1、若n为正奇数,由 可推出 吗? ( 能 )若n为正偶数呢? ( 均为非负数时才能)2、同向不等式能相减,相除吗 (不能)能相加吗? ( 能 )能相乘吗? (能,但有条件)3、两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n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4、两个正数 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是6、 双向不等式是: 左边在 时取得等号,右边在 时取得等号。五、 数列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前n项和公式是: =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前n项和公式是: 3、当等比数列 的公比q满足 <1时, =S= 。一般地,如果无穷数列 的前n项和的极限 存在,就把这个极限称为这个数列的各项和(或所有项的和),用S表示,即S= 。4、若m、n、p、q∈N,且 ,那么:当数列 是等差数列时,有 ;当数列 是等比数列时,有 。5、 等差数列 中,若Sn=10,S2n=30,则S3n=60;6、等比数列 中,若Sn=10,S2n=30,则S3n=70;六、 复数1、 怎样计算?(先求n被4除所得的余数, ) 2、 是1的两个虚立方根,并且:3、 复数集内的三角形不等式是: ,其中左边在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反向(同向)时取等号,右边在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同向(反向)时取等号。4、 棣莫佛定理是: 5、 若非零复数 ,则z的n次方根有n个,即:它们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分布上有什么特殊关系?都位于圆心在原点,半径为 的圆上,并且把这个圆n等分。6、 若 ,复数z1、z2对应的点分别是A、B,则△AOB(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是 。7、 = 。8、 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的几个基本轨迹:① 轨迹为一条射线。② 轨迹为一条射线。③ 轨迹是一个圆。④ 轨迹是一条直线。⑤ 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 时,轨迹为椭圆;b)当 时,轨迹为一条线段;c)当 时,轨迹不存在。 ⑥ 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 时,轨迹为双曲线;b) 当 时,轨迹为两条射线;c) 当 时,轨迹不存在。七、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各适用于什么情形?有什么特点?加法分类,类类独立;乘法分步,步步相关。2、排列数公式是: = =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是: 组合数公式是: = = ;组合数性质: = + = = = 3、 二项式定理: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八、 解析几何1、 沙尔公式: 2、 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 3、 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两点间距离公式: 4、 若点P分有向线段 成定比λ,则λ= 5、 若点 ,点P分有向线段 成定比λ,则:λ= = ;= = 若 ,则△ABC的重心G的坐标是 。6、求直线斜率的定义式为k= ,两点式为k= 。7、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 , 斜截式: 两点式: , 截距式: 一般式: 经过两条直线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是: 8、 直线 ,则从直线 到直线 的角θ满足: 直线 与 的夹角θ满足: 直线 ,则从直线 到直线 的角θ满足: 直线 与 的夹角θ满足: 9、 点 到直线 的距离:10、两条平行直线 距离是11、圆的标准方程是: 圆的一般方程是: 其中,半径是 ,圆心坐标是 思考:方程 在 和 时各表示怎样的图形?12、若 ,则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经过两个圆,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经过直线 与圆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 13、圆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是一般地,曲线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是: 。例如,抛物线 的以点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是: ,即: 。注意:这个结论只能用来做选择题或者填空题,若是做解答题,只能按照求切线方程的常规过程去做。14、研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①判别式法:Δ>0,=0,<0,等价于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②考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距离大于半径、等于半径、小于半径,等价于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15、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是: 16、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 。若点 是抛物线 上一点,则该点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称为焦半径)是: ,过该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弦(称为通径)的长是: 。17、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 和 。18、椭圆 的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 ,离心率是 ,通径的长是 。其中 。19、若点 是椭圆 上一点, 是其左、右焦点,则点P的焦半径的长是 和 。20、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 和 。21、双曲线 的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 ,离心率是 ,通径的长是 ,渐近线方程是 。其中 。22、与双曲线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是 。与双曲线 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是 。23、若直线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1,y1),B(x2,y2),则弦长为 ;若直线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1,y1),B(x2,y2),则弦长为 。 24、圆锥曲线的焦参数p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对于椭圆和双曲线都有: 。25、平移坐标轴,使新坐标系的原点 在原坐标系下的坐标是(h,k),若点P在原坐标系下的坐标是 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是 ,则 = , = 。九、 极坐标、参数方程 1、 经过点 的直线参数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2、 若直线 经过点 ,则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是: 。其中点P对应的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有向线段 的数量。若点P1、P2、P是直线 上的点,它们在上述参数方程中对应的参数分别是 则: ;当点P分有向线段 时, ;当点P是线段P1P2的中点时, 。3、圆心在点 ,半径为 的圆的参数方程是: 。3、 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点P的极坐标为 直角坐标为 ,则 , , 。4、 经过极点,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经过点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经过点 且平行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经过点 且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5、 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圆心在点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圆心在点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圆心在点 ,半径为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6、 若点M 、N ,则 。十、 立体几何1、求二面角的射影公式是 ,其中各个符号的含义是: 是二面角的一个面内图形F的面积, 是图形F在二面角的另一个面内的射影, 是二面角的大小。2、若直线 在平面 内的射影是直线 ,直线m是平面 内经过 的斜足的一条直线, 与 所成的角为 , 与m所成的角为 , 与m所成的角为θ,则这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是 。3、体积公式:柱体: ,圆柱体: 。斜棱柱体积: (其中, 是直截面面积, 是侧棱长);锥体: ,圆锥体: 。台体: , 圆台体: 球体: 。4、 侧面积:直棱柱侧面积: ,斜棱柱侧面积: ;正棱锥侧面积: ,正棱台侧面积: ;圆柱侧面积: ,圆锥侧面积: ,圆台侧面积: ,球的表面积: 。 5、几个基本公式:弧长公式: ( 是圆心角的弧度数, >0);扇形面积公式: ;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公式: ;圆台侧面展开图(扇环)的圆心角公式: 。经过圆锥顶点的最大截面的面积为(圆锥的母线长为 ,轴截面顶角是θ):十一、比例的几个性质1、比例基本性质: 2、反比定理: 3、更比定理: 5、 合比定理; 6、 分比定理: 7、 合分比定理: 8、 分合比定理: 9、 等比定理:若 , ,则 。十二、复合二次根式的化简当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时,对形如 的根式使用上述公式化简比较方便。⑵并集元素个数:n(A∪B)=nA+nB-n(A∩B)5.N 自然数集或非负整数集Z 整数集Q有理数集 R实数集6.简易逻辑中符合命题的真值表p 非p真 假假 真二.函数1.二次函数的极点坐标:函数 的顶点坐标为 2.函数 的单调性:在 处取极值 3.函数的奇偶性:在定义域内,若 ,则为偶函数;若 则为奇函数。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谁能给我讲高中数学公式定理?O(∩_∩)O

高中的数学公式定理大集中 三角函数公式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 平方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其中k∈Z)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万能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 •tanβ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cosα=—————— 1+tan2(α/2) 2tan(α/2) tanα=—————— 1-tan2(α/2)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三角函数的降幂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2tanα tan2α=————— 1-tan2α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3tanα-tan3α tan3α=—————— 1-3tan2α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α+β α-β sinα+sinβ=2sin———•cos——— 2 2 α+β α-β sinα-sinβ=2cos———•sin———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cos———•cos——— 2 2 α+β α-β cosα-cosβ=-2sin———•sin——— 2 2 1 sinα •cosβ=-[sin(α+β)+sin(α-β)] 2 1 cosα •sinβ=-[sin(α+β)-sin(α-β)] 2 1 cosα •cosβ=-[cos(α+β)+cos(α-β)] 2 1 sinα •sinβ=— -[cos(α+β)-cos(α-β)] 2 化asinα ±bcosα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辅助角的三角函数的公式集合、函数 集合 简单逻辑 任一x∈A x∈B,记作A B A B,B A A=B A B={x|x∈A,且x∈B} A B={x|x∈A,或x∈B} card(A B)=card(A)+card(B)-card(A B) (1)命题 原命题 若p则q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若 p则 q 逆否命题 若 q,则 p (2)四种命题的关系 (3)A B,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 B A,A是B成立的必要条件 A B,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函数的性质 指数和对数 (1)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2)单调性 对于任意x1,x2∈D 若x1<x2 f(x1)<f(x2),称f(x)在D上是增函数 若x1<x2 f(x1)>f(x2),称f(x)在D上是减函数 (3)奇偶性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一x,若f(-x)=f(x),称f(x)是偶函数 若f(-x)=-f(x),称f(x)是奇函数 (4)周期性 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一x,若存在常数T,使得f(x+T)=f(x),则称f(x)是周期函数 (1)分数指数幂 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2)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loga(MN)=logaM+logaN logaMn=nlogaM(n∈R)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1)y=ax(a>0,a≠1)叫指数函数 (2)x∈R,y>0 图象经过(0,1) a>1时,x>0,y>1;x<0,0<y<1 0<a<1时,x>0,0<y<1;x<0,y>1 a> 1时,y=ax是增函数 0<a<1时,y=ax是减函数 (1)y=logax(a>0,a≠1)叫对数函数 (2)x>0,y∈R 图象经过(1,0) a>1时,x>1,y>0;0<x<1,y<0 0<a<1时,x>1,y<0;0<x<1,y>0 a>1时,y=logax是增函数 0<a<1时,y=logax是减函数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基本型 logaf(x)=b f(x)=ab(a>0,a≠1) 同底型 logaf(x)=logag(x) f(x)=g(x)>0(a>0,a≠1) 换元型 f(ax)=0或f (logax)=0 数列 数列的基本概念 等差数列 (1)数列的通项公式an=f(n) (2)数列的递推公式 (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关系 an+1-an=d an=a1+(n-1)d a,A,b成等差 2A=a+b m+n=k+l am+an=ak+al 等比数列 常用求和公式 an=a1qn_1 a,G,b成等比 G2=ab m+n=k+l aman=akal 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重要不等式 a>b b<a a>b,b>c a>c a>b a+c>b+c a+b>c a>c-b a>b,c>d a+c>b+d a>b,c>0 ac>bc a>b,c<0 ac<bc a>b>0,c>d>0 ac<bd a>b>0 dn>bn(n∈Z,n>1) a>b>0 > (n∈Z,n>1) (a-b)2≥0 a,b∈R a2+b2≥2ab |a|-|b|≤|a±b|≤|a|+|b|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比较法 (1)要证明不等式a>b(或a<b),只需证明 a-b>0(或a-b<0=即可 (2)若b>0,要证a>b,只需证明 , 要证a<b,只需证明 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从已知或已证明过的不等式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欲证的不等式(由因导果)的方法。 分析法 分析法是从寻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入手,逐步寻求所需条件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需的条件已知正确时为止,明显地表现出“持果索因” 复数 代数形式 三角形式 a+bi=c+di a=c,b=d (a+bi)+(c+di)=(a+c)+(b+d)i (a+bi)-(c+di)=(a-c)+(b-d)i (a+bi)(c+di )=(ac-bd)+(bc+ad)i a+bi=r(cosθ+isinθ) r1=(cosθ1+isinθ1)•r2(cosθ2+isinθ2) =r1•r2〔cos(θ1+θ2)+isin(θ1+θ2)〕 〔r(cosθ+sinθ)〕n=rn(cosnθ+isinnθ) k=0,1,……,n-1 解析几何 1、直线 两点距离、定比分点 直线方程 |AB|=| | |P1P2|= y-y1=k(x-x1) y=kx+b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夹角和距离 或k1=k2,且b1≠b2 l1与l2重合 或k1=k2且b1=b2 l1与l2相交 或k1≠k2 l2⊥l2 或k1k2=-1 l1到l2的角 l1与l2的夹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2.圆锥曲线 圆 椭 圆 标准方程(x-a)2+(y-b)2=r2 圆心为(a,b),半径为R 一般方程x2+y2+Dx+Ey+F=0 其中圆心为( ), 半径r (1)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判断或用判别式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两圆的位置关系用圆心距d与半径和与差判断 椭圆 焦点F1(-c,0),F2(c,0) (b2=a2-c2) 离心率 准线方程 焦半径|MF1|=a+ex0,|MF2|=a-ex0 双曲线 抛物线 双曲线 焦点F1(-c,0),F2(c,0) (a,b>0,b2=c2-a2) 离心率 准线方程 焦半径|MF1|=ex0+a,|MF2|=ex0-a 抛物线y2=2px(p>0) 焦点F 准线方程 坐标轴的平移 这里(h,k)是新坐标系的原点在原坐标系中的坐标。1.集合元素具有①确定性②互异性③无序性2.集合表示方法①列举法 ②描述法③韦恩图 ④数轴法3.集合的运算⑴ A∩(B∪C)=(A∩B)∪(A∩C)⑵ Cu(A∩B)=CuA∪CuBCu(A∪B)=CuA∩CuB4.集合的性质⑴n元集合的子集数:2n真子集数:2n-1;非空真子集数:2n-2高中数学概念总结一、 函数1、 若集合A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 ,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 ,顶点坐标是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 , 和 (顶点式)。2、 幂函数 ,当n为正奇数,m为正偶数,m<n时,其大致图象是3、 函数 的大致图象是由图象知,函数的值域是 ,单调递增区间是 ,单调递减区间是 。二、 三角函数 1、 以角 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角 的终边上任取一个异于原点的点 ,点P到原点的距离记为 ,则sin = ,cos = ,tg = ,ctg = ,sec = ,csc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 , , ;倒数关系是: , , ;相除关系是: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 , = , 。4、 函数 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周期是 ,频率是 ,相位是 ,初相是 ;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凡是该图象与直线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5、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的递增区间是 ,递减区间是 ; 的递增区间是 ,递减区间是 , 的递增区间是 , 的递减区间是 。6、 7、二倍角公式是:sin2 = cos2 = = = tg2 = 。8、三倍角公式是:sin3 = cos3 = 9、半角公式是:sin = cos = tg = = = 。10、升幂公式是: 。11、降幂公式是: 。12、万能公式:sin = cos = tg = 13、sin( )sin( )= ,cos( )cos( )= = 。14、 = ; = ; = 。15、 = 。16、sin180= 。17、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sin 0 1 0 cos 1 0 0tg 0 1 不存在 0 不存在ctg 不存在 1 0 不存在 018、正弦定理是(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19、由余弦定理第一形式, = 由余弦定理第二形式,cosB= 20、△ABC的面积用S表示,外接圆半径用R表示,内切圆半径用r表示,半周长用p表示则: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1、三角学中的射影定理:在△ABC 中, ,…22、在△ABC 中, ,…23、在△ABC 中: 24、积化和差公式:① ,② ,③ ,④ 。25、和差化积公式:① ,② ,③ ,④ 。三、 反三角函数 1、 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 ,奇函数,增函数; 的定义域是[-1,1],值域是 ,非奇非偶,减函数; 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 ,奇函数,增函数; 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 ,非奇非偶,减函数。2、当 ;对任意的 ,有:当 。3、最简三角方程的解集:四、 不等式 1、若n为正奇数,由 可推出 吗? ( 能 )若n为正偶数呢? ( 均为非负数时才能)2、同向不等式能相减,相除吗 (不能)能相加吗? ( 能 )能相乘吗? (能,但有条件)3、两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三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n个正数的均值不等式是: 4、两个正数 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根之间的关系是6、 双向不等式是: 左边在 时取得等号,右边在 时取得等号。五、 数列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前n项和公式是: =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前n项和公式是: 3、当等比数列 的公比q满足 <1时, =S= 。一般地,如果无穷数列 的前n项和的极限 存在,就把这个极限称为这个数列的各项和(或所有项的和),用S表示,即S= 。4、若m、n、p、q∈N,且 ,那么:当数列 是等差数列时,有 ;当数列 是等比数列时,有 。5、 等差数列 中,若Sn=10,S2n=30,则S3n=60;6、等比数列 中,若Sn=10,S2n=30,则S3n=70;六、 复数1、 怎样计算?(先求n被4除所得的余数, ) 2、 是1的两个虚立方根,并且:3、 复数集内的三角形不等式是: ,其中左边在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反向(同向)时取等号,右边在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共线且同向(反向)时取等号。4、 棣莫佛定理是: 5、 若非零复数 ,则z的n次方根有n个,即:它们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分布上有什么特殊关系?都位于圆心在原点,半径为 的圆上,并且把这个圆n等分。6、 若 ,复数z1、z2对应的点分别是A、B,则△AOB(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是 。7、 = 。8、 复平面内复数z对应的点的几个基本轨迹: ① 轨迹为一条射线。 ② 轨迹为一条射线。 ③ 轨迹是一个圆。 ④ 轨迹是一条直线。 ⑤ 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 时,轨迹为椭圆;b)当 时,轨迹为一条线段;c)当 时,轨迹不存在。 ⑥ 轨迹有三种可能情形:a)当 时,轨迹为双曲线;b) 当 时,轨迹为两条射线;c) 当 时,轨迹不存在。七、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各适用于什么情形?有什么特点?加法分类,类类独立;乘法分步,步步相关。2、排列数公式是: = = ; 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是: 组合数公式是: = = ; 组合数性质: = + = = = 3、 二项式定理: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八、 解析几何1、 沙尔公式: 2、 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 3、 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两点间距离公式: 4、 若点P分有向线段 成定比λ,则λ= 5、 若点 ,点P分有向线段 成定比λ,则:λ= = ; = = 若 ,则△ABC的重心G的坐标是 。6、求直线斜率的定义式为k= ,两点式为k= 。7、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 , 斜截式: 两点式: , 截距式: 一般式: 经过两条直线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是: 8、 直线 ,则从直线 到直线 的角θ满足: 直线 与 的夹角θ满足: 直线 ,则从直线 到直线 的角θ满足: 直线 与 的夹角θ满足: 9、 点 到直线 的距离:10、两条平行直线 距离是11、圆的标准方程是: 圆的一般方程是: 其中,半径是 ,圆心坐标是 思考:方程 在 和 时各表示怎样的图形?12、若 ,则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经过两个圆,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 经过直线 与圆 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 13、圆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是一般地,曲线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是: 。例如,抛物线 的以点 为切点的切线方程是: ,即: 。注意:这个结论只能用来做选择题或者填空题,若是做解答题,只能按照求切线方程的常规过程去做。14、研究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即: ①判别式法:Δ>0,=0,<0,等价于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 ②考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距离大于半径、等于半径、小于半径,等价于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15、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是: 16、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 。 若点 是抛物线 上一点,则该点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称为焦半径)是: ,过该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弦(称为通径)的长是: 。17、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 和 。18、椭圆 的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 ,离心率是 ,通径的长是 。其中 。19、若点 是椭圆 上一点, 是其左、右焦点,则点P的焦半径的长是 和 。20、双曲线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是: 和 。21、双曲线 的焦点坐标是 ,准线方程是 ,离心率是 ,通径的长是 ,渐近线方程是 。其中 。22、与双曲线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是 。与双曲线 共焦点的双曲线系方程是 。23、若直线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1,y1),B(x2,y2),则弦长为 ; 若直线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1,y1),B(x2,y2),则弦长为 。 24、圆锥曲线的焦参数p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对于椭圆和双曲线都有: 。25、平移坐标轴,使新坐标系的原点 在原坐标系下的坐标是(h,k),若点P在原坐标系下的坐标是 在新坐标系下的坐标是 ,则 = , = 。九、 极坐标、参数方程 1、 经过点 的直线参数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2、 若直线 经过点 ,则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是: 。其中点P对应的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有向线段 的数量。若点P1、P2、P是直线 上的点,它们在上述参数方程中对应的参数分别是 则: ;当点P分有向线段 时, ;当点P是线段P1P2的中点时, 。3、圆心在点 ,半径为 的圆的参数方程是: 。3、 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点P的极坐标为 直角坐标为 ,则 , , 。4、 经过极点,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经过点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经过点 且平行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经过点 且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5、 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圆心在点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圆心在点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圆心在点 ,半径为 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6、 若点M 、N ,则 。十、 立体几何 1、求二面角的射影公式是 ,其中各个符号的含义是: 是二面角的一个面内图形F的面积, 是图形F在二面角的另一个面内的射影, 是二面角的大小。2、若直线 在平面 内的射影是直线 ,直线m是平面 内经过 的斜足的一条直线, 与 所成的角为 , 与m所成的角为 , 与m所成的角为θ,则这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是 。3、体积公式: 柱体: ,圆柱体: 。 斜棱柱体积: (其中, 是直截面面积, 是侧棱长); 锥体: ,圆锥体: 。 台体: , 圆台体: 球体: 。

高中数学导数的基本公式

导数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导数的概念、求导函数的一般步骤、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定义求导数、导数的加(减)法法则、导数的乘法法则、导数的除法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等知识点。其中理解导数的定义是关键,同时也要熟记常见的八种函数的导数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常见考法   在阶段考中,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考查求导的知识,在高考中,主要是融合在函数解答题中联合考查求导的知识。一般求导容易解答。直接利用求导的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解答。   (一)导数第一定义   设函数 y = f(x) 在点 x0 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 x 在 x0 处有增量 △x ( x0 + △x 也在该邻域内 ) 时,相应地函数取得增量 △y = f(x0 + △x) - f(x0) ;如果 △y 与 △x 之比当 △x→0 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 y = f(x) 在点 x0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 y = f(x) 在点 x0 处的导数记为 f"(x0) ,即导数第一定义   (二)导数第二定义   设函数 y = f(x) 在点 x0 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 x 在 x0 处有变化 △x ( x - x0 也在该邻域内 ) 时,相应地函数变化 △y = f(x) - f(x0) ;如果 △y 与 △x 之比当 △x→0 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 y = f(x) 在点 x0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 y = f(x) 在点 x0 处的导数记为 f"(x0) ,即 导数第二定义   (三)导函数与导数   如果函数 y = f(x) 在开区间 I 内每一点都可导,就称函数f(x)在区间 I 内可导。这时函数 y = f(x) 对于区间 I 内的每一个确定的 x 值,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这就构成一个新的函数,称这个函数为原来函数 y = f(x) 的导函数,记作 y", f"(x), dy/dx, df(x)/dx。导函数简称导数。   (四)单调性及其应用   1.利用导数研究多项式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   (1)求f¢(x)   (2)确定f¢(x)在(a,b)内符号 (3)若f¢(x)>0在(a,b)上恒成立,则f(x)在(a,b)上是增函数;若f¢(x)0的解集与定义域的交集的对应区间为增区间; f¢(x)

高中数学导数的基本公式

导数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   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导数的概念、求导函数的一般步骤、导数的几何意义、利用定义求导数、导数的加(减)法法则、导数的乘法法则、导数的除法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等知识点。其中理解导数的定义是关键,同时也要熟记常见的八种函数的导数及导数的运算法则。 常见考法   在阶段考中,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考查求导的知识,在高考中,主要是融合在函数解答题中联合考查求导的知识。一般求导容易解答。直接利用求导的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解答。   (一)导数第一定义   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在x0处有增量△x(x0+△x也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数取得增量△y=f(x0+△x)-f(x0);如果△y与△x之比当△x→0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为f"(x0),即导数第一定义   (二)导数第二定义   设函数y=f(x)在点x0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在x0处有变化△x(x-x0也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数变化△y=f(x)-f(x0);如果△y与△x之比当△x→0时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值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为f"(x0),即导数第二定义   (三)导函数与导数   如果函数y=f(x)在开区间I内每一点都可导,就称函数f(x)在区间I内可导。这时函数y=f(x)对于区间I内的每一个确定的x值,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这就构成一个新的函数,称这个函数为原来函数y=f(x)的导函数,记作y",f"(x),dy/dx,df(x)/dx。导函数简称导数。   (四)单调性及其应用   1.利用导数研究多项式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   (1)求f¢(x)   (2)确定f¢(x)在(a,b)内符号(3)若f¢(x)>0在(a,b)上恒成立,则f(x)在(a,b)上是增函数;若f¢(x)0的解集与定义域的交集的对应区间为增区间;f¢(x)

高中常用数学导数公式

导数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那么,高中常用数学导数公式有哪些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1 数学导数公式有哪些 1.y=c(c为常数)y"=0 2.y=x^ny"=nx^(n-1) 3.y=a^xy"=a^xlna y=e^xy"=e^x 4.y=logaxy"=logae/x y=lnxy"=1/x 5.y=sinxy"=cosx 6.y=cosxy"=-sinx 7.y=tanxy"=1/cos^2x 8.y=cotxy"=-1/sin^2x 9.y=arcsinxy"=1/√1-x^2 10.y=arccosxy"=-1/√1-x^2 11.y=arctanxy"=1/1+x^2 12.y=arccotxy"=-1/1+x^2 1 数学中几种求导数的方法 定义法:用导数的定义来求导数。 公式法:根据课本给出的公式来求导数。 隐函数法:利用隐函数来求导,图中给出隐函数求导的例题。 对数法:通过对数来求导数。 复合函数法:利用复合函数来求导数。 1 导数的运算法则 导数的运算法则,就是指导数的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法则,这也是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公式如下:①(u±v)=u"v±vu" ②uv=u"v+uv" ③u/v=(u"v-uv")/v^2这里边的u.v一般是代表的两个不同的函数,不会同时为常数。这三个运算法则中,特别要记住的是两个函数商的导数求法,分子中出现的是减号,这个地方容易出错。对于上面提到的二次函数,符合函数和差的运算法则,所以y"=(ax^2)"+(bx)"+c"=2ax+b+0=2ax+b.

高中分式不等式解法

形如f(x)/g(x)>0或f(x)/g(x)<0(其中f(x)、g(x)为整式且g(x)不为0)的不等式称为分式不等式(fractional inequality)。一般分式不等式第一步去分母第二步去括号第三步移项第四步合并同类项第五步化未知数系数为1第六步检验可以用同解原理去分母,解分式不等式;如f(x)/g(x)>0或f(x)/g(x)<0(其中f(x)、g(x)为整式且g(x)不为0)则f(x)g(x)>0,或f(x)g(x)<0然后因式分解找零点,用穿针引线法。要注意求两个等价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求每组两个不等式的交集,再求两组的解的并集,否则会产生误解.定符号”是关键.当每个因式的系数为正值时,最右边区间一定是正值,其他各区间正负相间;也可以先决定含0的区间符号,其他各区间正负相间.在解题时要正确运用.不等式的解法(1)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同解不等式:两个不等式如果解集相同,那么这两个不等式叫做同解不等式。  同解变形:一个不等式变形为另一个不等式时,如果这两个不等式是同解不等式,那么这种变形叫做同解变形。  提问:请说出我们以前解不等式中常用到的同解变形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  (2) 不等式ax > b的解法  ①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是{x|x>b/a};  ②当a<0时不等式的解集是{x|x<b/a};  ③当a=0时,b<0,其解集是R;b0, 其解集是ф。

高中数学,这个分式不等式怎么解?

我觉得-1<x<1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求~~~~~~~~~~~~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平常针对不同条件的常用的两个公式 sin² α+cos² α=1 tan α *cot α=1一个特殊公式 (sina+sinθ)*(sina+sinθ)=sin(a+θ)*sin(a-θ) 证明:(sina+sinθ)*(sina+sinθ)=2 sin[(θ+a)/2] cos[(a-θ)/2] *2 cos[(θ+a)/2] sin[(a-θ)/2] =sin(a+θ)*sin(a-θ)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 sin α=∠α的对边/∠α 的斜边 余弦:cos α=∠α的邻边/∠α的斜边 正切:tan α=∠α的对边/∠α的邻边 余切:cot α=∠α的邻边/∠α的对边二倍角公式 正弦 sin2A=2sinA·cosA 余弦 1.Cos2a=Cos^2(a)-Sin^2(a) =2Cos^2(a)-1 =1-2Sin^2(a) 2.Cos2a=1-2Sin^2(a) 3.Cos2a=2Cos^2(a)-1 正切 tan2A=(2tanA)/(1-tan^2(A))三倍角公式sin3α=4sinα·sin(π/3+α)sin(π/3-α) cos3α=4cosα·cos(π/3+α)cos(π/3-α) tan3a = tan a · tan(π/3+a)· tan(π/3-a) 三倍角公式推导 sin(3a) =sin(a+2a) =sin2acosa+cos2asina =2sina(1-sin²a)+(1-2sin²a)sina =3sina-4sin^3a cos3a =cos(2a+a) =cos2acosa-sin2asina =(2cos²a-1)cosa-2(1-cos^a)cosa =4cos^3a-3cosa sin3a=3sina-4sin^3a =4sina(3/4-sin²a) =4sina[(√3/2)²-sin²a] =4sina(sin²60°-sin²a) =4sina(sin60°+sina)(sin60°-sina) =4sina*2sin[(60+a)/2]cos[(60°-a)/2]*2sin[(60°-a)/2]cos[(60°-a)/2] =4sinasin(60°+a)sin(60°-a) cos3a=4cos^3a-3cosa =4cosa(cos²a-3/4) =4cosa[cos²a-(√3/2)^2] =4cosa(cos²a-cos²30°) =4cosa(cosa+cos30°)(cosa-cos30°) =4cosa*2cos[(a+30°)/2]cos[(a-30°)/2]*{-2sin[(a+30°)/2]sin[(a-30°)/2]} =-4cosasin(a+30°)sin(a-30°) =-4cosasin[90°-(60°-a)]sin[-90°+(60°+a)] =-4cosacos(60°-a)[-cos(60°+a)] =4cosacos(60°-a)cos(60°+a) 上述两式相比可得 tan3a=tanatan(60°-a)tan(60°+a)n倍角公式 sin(n a)=Rsina sin(a+π/n)……sin(a+(n-1)π/n)。 其中R=2^(n-1) 证明:当sin(na)=0时,sina=sin(π/n)或=sin(2π/n)或=sin(3π/n)或=……或=sin【(n-1)π/n】 这说明sin(na)=0与{sina-sin(π/n)}*{sina-sin(2π/n)}*{sina-sin(3π/n)}*……*{sina- sin【(n-1)π/n】=0是同解方程。 所以sin(na)与{sina-sin(π/n)}*{sina-sin(2π/n)}*{sina-sin(3π/n)}*……*{sina- sin【(n-1)π/n】成正比。 而(sina+sinθ)*(sina+sinθ)=sin(a+θ)*sin(a-θ),所以 {sina-sin(π/n)}*{sina-sin(2π/n)}*{sina-sin(3π/n)}*……*{sina- sin【(n-1π/n】 与sina sin(a+π/n)……sin(a+(n-1)π/n)成正比(系数与n有关 ,但与a无关,记为Rn)。 然后考虑sin(2n a)的系数为R2n=R2*(Rn)^2=Rn*(R2)^n.易证R2=2,所以Rn= 2^(n-1)半角公式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cot(A/2)=sinA/(1-cosA)=(1+cosA)/sinA. sin^2(a/2)=(1-cos(a))/2 cos^2(a/2)=(1+cos(a))/2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和差化积 sinθ+sinφ = 2 sin[(θ+φ)/2] cos[(θ-φ)/2] sinθ-sinφ = 2 cos[(θ+φ)/2] sin[(θ-φ)/2] cosθ+cosφ = 2 cos[(θ+φ)/2] cos[(θ-φ)/2] cosθ-cosφ = -2 sin[(θ+φ)/2] sin[(θ-φ)/2]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 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B)(1+tanAtanB)两角和公式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 -cosαsinβ积化和差 sinαsinβ = [cos(α-β)-cos(α+β)] /2 cosαcosβ = [cos(α+β)+cos(α-β)]/2 sinαcosβ = [sin(α+β)+sin(α-β)]/2 cosαsinβ = [sin(α+β)-sin(α-β)]/2双曲函数 sinh(a) = [e^a-e^(-a)]/2 cosh(a) = [e^a+e^(-a)]/2 tanh(a) = sin h(a)/cos h(a)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 sinα cos(2kπ+α)= cosα tan(2kπ+α)= tanα cot(2kπ+α)= cotα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 -sinα cos(-α)= cosα tan(-α)= -tanα cot(-α)= -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tanα cot(π-α)= -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 -sinα cos(2π-α)= cosα tan(2π-α)= -tanα cot(2π-α)= -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π/2-α)= cosα cos(π/2-α)= sinα tan(π/2-α)= cotα cot(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sin(3π/2-α)= -cosα cos(3π/2-α)= -sinα tan(3π/2-α)= cotα cot(3π/2-α)= tanα (以上k∈Z) A·sin(ωt+θ)+ B·sin(ωt+φ) = √{(A² +B² +2ABcos(θ-φ)} · sin{ ωt + arcsin[ (A·sinθ+B·sinφ) / √{A^2 +B^2; +2ABcos(θ-φ)} } √表示根号,包括{……}中的内容诱导公式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α)=-ta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A= sinA/cosA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α)=-tanα tan(π+α)=tanα 诱导公式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α/2))²] cosα=[1-(tan(α/2))²]/[1+(tan(α/2))²] tanα=2tan(α/2)/[1-(tan(α/2))²] 其它公式(1) (sinα)²+(cosα)²=1 (2)1+(tanα)²=(secα)² (3)1+(cotα)²=(cscα)² 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α)²,第二个除(cosα)²即可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证: A+B=π-C tan(A+B)=tan(π-C) (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得证 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π(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²+(cosB)²+(cosC)²=1-2cosAcosBcosC (8)(sinA)²+(sinB)²+(sinC)²=2+2cosAcosBcosC 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 = 1/sin(a) sec(a) = 1/cos(a) 编辑本段内容规律 三角函数看似很多,很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三角函数的本质及内部规律就会发现三角函数各个公式之间有强大的联系。而掌握三角函数的内部规律及本质也是学好三角函数的关键所在. 1、三角函数本质: [1] 根据右图,有 sinθ=y/ r; cosθ=x/r; tanθ=y/x; cotθ=x/y。 深刻理解了这一点,下面所有的三角公式都可以从这里出发推导出来,比如以推导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为例: 推导: 首先画单位圆交X轴于C,D,在单位圆上有任意A,B点。角AOD为α,BOD为β,旋转AOB使OB与OD重合,形成新A"OD。 A(cosα,sinα),B(cosβ,sinβ),A"(cos(α-β),sin(α-β)) OA"=OA=OB=OD=1,D(1,0) ∴[cos(α-β)-1]^2+[sin(α-β)]^2=(cosα-cosβ)^2+(sinα-sinβ)^2 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用还原法结合上面公式可推出(换(a+b)/2与(a-b)/2) 单位圆定义 单位圆 六个三角函数也可以依据半径为一中心为原点的单位圆来定义。单位圆定义在实际计算上没有大的价值;实际上对多数角它都依赖于直角三角形。但是单位圆定义的确允许三角函数对所有正数和负数辐角都有定义,而不只是对于在 0 和 π/2 弧度之间的角。它也提供了一个图象,把所有重要的三角函数都包含了。根据勾股定理,单位圆的等式是: 图象中给出了用弧度度量的一些常见的角。逆时针方向的度量是正角,而顺时针的度量是负角。设一个过原点的线,同 x 轴正半部分得到一个角 θ,并与单位圆相交。这个交点的 x 和 y 坐标分别等于 cos θ 和 sin θ。图象中的三角形确保了这个公式;半径等于斜边且长度为1,所以有 sin θ = y/1 和 cos θ = x/1。单位圆可以被视为是通过改变邻边和对边的长度,但保持斜边等于 1的一种查看无限个三角形的方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高中全部导数公式总结

高中数学导数8个公式是什么?

高中数学导数8个公式是如下:1.y=c(c为常数) y"=02.y=x^n y"=nx^(n-1)3.y=a^x y"=a^xlnay=e^x y"=e^x4.y=logax y"=logae/xy=lnx y"=1/x5.y=sinx y"=cosx6.y=cosx y"=-sinx7.y=tanx y"=1/cos^2x8.y=cotx y"=-1/sin^2x

高中数学分式不等式解法

高中数学分式不等式解法如下:解题思路:左右两个不等号分别解出,然后取二个数值的交集。注意事项(易错点):(1)x前是负号,当负号向不等式另一方移动时,应改变不等号的方向(即大于号变为小于号,或小于号变为大于号)。(2)由于分子“2”是正数,所以如果使分式大于0,则只要使分母大于0即可。要使分式小于1,只要分式的分子大于分母即可。先令分母不等于零,然后最主要的思路就是化分式不等式为整式不等式。看到整式和分式在一起,就一定要先通分,把1移到不等式的左边得,(x-1)/(2x+1)-(2x+1)/(2x+1)<=0。接着继续运算,(-x-2)/(2x+1)<=0,此时还是分式,既而化整式得两个式子,(-x-2)*(2x+1)<0且(2x+1)不等于0注意看,这里化成了两个式子,一定要注意不等号,若原不等式有等号,则化整式得分母一定不能等于0,若原不等式没有等号,则不用考虑这些。把分式整理成(AX±B)/(CX±D)>0或(AX±B)/(CX±D)<0前者,(同号为正),即解AX±B和CX±D同时>0或<0的不等式组(先交集后并集)后者,(异号为正),即解AX±B和CX±D一个>0一个<0的两不等式组(先交集后并集)

高中分式不等式解法

高中分式不等式解法如下:分式不等式解法为:可以用同解原理去分母,解分式不等式;如f(x)/g(x)>0或f(x)/g(x)<0(其中f(x)、g(x)为整式且g(x)不为0),则f(x)g(x)>0,或f(x)g(x)<0。然后因式分解找零点,用穿针引线法。分式不等式与分式方程类似,像f(x)/g(x)>0或f(x)/g(x)<0(其中f(x)、g(x)为整式且g(x)不为0)这样,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称为分式不等式。详细说明分式不等式第一种解法为:令分子、分母等于0,并求出解;画数轴在数轴上找出解的位置;判断分子、分母最高次系数乘积正负;若乘积为正从右上向下依次穿过;若为负从右下向上依次穿过。分式不等式第二种解法为:移项、通分将右面化为0,左面为分式的形式;令分子、分母等于0,并求出解;画数轴在数轴上找出解的位置;判断分子、分母最高次系数乘积正负;若乘积为正从右上向下依次穿过;若为负从右下向上依次穿过。

三道数学题(高中数学)

1.可由求导 定义都可以 易证x∈(-∞,-√a),(√a,+∞)时单调递增, 当x∈(-√a,0),(0,√a)时单调递增.2.((4/5)^(1/2))^6=64/125((9/10)^(1/3))^6=81/100>64/125∴(9/10)^(1/3)>(4/5)^(1/2) 3.幂函数要求m^2-m+1=1 所以m=0或m=1代入-5m-3均小于0所以m=0或m=1

高中数学:幂函数问题?

该函数的定义域是(0,+∞),且在(0,+∞)上是减函数,值域(0,+∞)。

高中分式不等式解法

上课感觉听得懂,考试却不太会做!这是大多数联系到我的同学都遇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是:上课听讲,是一个被动接受老师输出知识的过程,当我们“听懂”老师的思路,就会默认自己掌握了这道题。但我们自己做题,没有老师的指引,就会迷失方向,无法还原老师的解题思路。想要彻底摆脱“只会听,不会做”的难题,一定要掌握这2点方法。培养物理的场景化思维。物理学习不同于数学,物理公式少,难在它的应用场景多,因此我给大家总结出108个经典场景,46个秒解场景,只要学懂这些场景应用,物理就不再是难题“模板化解题”重复巩固。在学习中,很多同学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题目看懂了,但是不知道怎么下手解题,直到看到答案了才恍然大悟!针对此问题,只有把我给同学总结出的场景、模板、口诀,反复应用加深巩固,使模板深刻地印在脑子里,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模板解题思路。

高中数学幂函数

高中 高一数学 幂函数 第3题 详细过程。最好写在纸头上

首先幂函数的系数是1所以m^2-m-1=1,得到m=2或-1而幂函数在【0,正无穷)上递增需满足m^2-2m-1>0解得m>根号2+1或m<1-根号2所以舍去2得到m=-1望采纳,谢谢!

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哪些

等差数列是高中 数学 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等差数列有哪些公式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有哪些 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 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 若公差d=1时:Sn=(a1+an)n/2 若m+n=p+q则:存在am+an=ap+aq 若m+n=2p则:am+an=2ap 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 前n项的和Sn=首项+末项×项数(项数-1)公差/2 公差d=(an-a1)÷(n-1)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 数列为偶数项,求首尾项相加,用它的和除以2 等差中项公式2an+1=an+an+2其中{an}是等差数列 以上n均为正整数 等差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 最强高考励志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等差数列是常见数列的一种,首先我们看一下他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而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例如:1,3,5,7,9……(2n-1),他的公差是2。 我推荐: 高考理科数学函数必背公式大全 他的推导公式及其证明思路要看清楚,并且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重新证明下,就算是写一下也是好的。总之概念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吃透,后面的东西都是围绕概念来展开的,他是核心。还有他的很多性质,在书中的证明的启发下,可以自己尝试证明,这样以期收到深刻的印象,和真正深入透彻了解数列求和,抓住核心! 从其定义来看,要求和。我们可以把主要着眼点:公差、性质。弄清楚这两点之后根据题目来审题,找出隐含条件来。

高中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1.Sn=na1+n(n-1)d/22.Sn=n(a1+an)/2。注意: 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资料扩展:等差数列公:式an=a1+(n-1)d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若公差d=1时:Sn=(a1+an)n/2若m+n=p+q则:存在am+an=ap+aq若m+n=2p则:am+an=2ap第n项的值an=首项+(项数-1)×公差前n项的和Sn=首项+末项×项数(项数-1)公差/2公差d=(an-a1)÷(n-1)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数列为奇数项时,前n项的和=中间项×项数数列为偶数项,求首尾项相加,用它的和除以2等差中项公式2an+1=an+an+2其中{an}是等差数列注意:以上n均为正整数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高中三角函数公式有很多。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数学上最常用弧度制,下同)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时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数学工具。在数学分析中,三角函数也被定义为无穷级数或特定微分方程的解,允许它们的取值扩展到任意实数值,甚至是复数值。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在航海学、测绘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还会用到如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半正矢函数、半余矢函数等其他的三角函数。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何直观或者计算得出,称为三角恒等式。

高中语文阅读

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 马德 ①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 ②我见过一匹马在槽枥之间的静立,也见过一头雄狮在草原上静卧,甚至是一只鸟.从一根斜枝扑棱棱飞到另一根斜枝上,呈现出的,都是博大的安静。 ③一切外在的物质形成,如槽枥之间的草料,草原之上的猎物,斜枝之外的飞虫,在安静生命的眼中,像风中的浮云。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所以安静,他们无意去抵制尘世的枯燥与贫乏,只是想静享内心的蓬勃与丰富。 ④夏目的晚上,我曹经长久地观察过壁虎,这些小小的家伙,在捕食之前最好的隐匿,就是藏身于寂静里。墙壁是静的,昏暗的灯光是静的,扑向灯光的蛾子的飞翔是静的,壁虎蛰伏的身子也是静的,那是一幅优美素淡的夏夜图。只是壁虎四足上潜藏着一点杀机,为整幅画添了一丝残忍,也添了一些心疼。也正因为这样,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 ⑤安静的姿态是美的。蹲坐的云冈石窟里的慈祥的大佛,敦煌壁画里衣袂飘举的飞天,一棵虬枝盘旋的古树,两片拱土而出的新芽,庭院里晒太阳的老人,柴扉前倚门含羞的女子,这些姿态要么已看破红尘,要么正纯净无邪,恰是因为这些,它(他、她)或平和、宁静、恬淡、宠辱不动,或纯真、灵动、洁净、不沾染一尘世俗,于是便呈现给这个世界最美的姿态。 ⑥真正的安静,来自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树,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宕动、迷乱,不论这棵树是置身在庭院,还是独立于荒野。所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⑦有一天,我去拜会一位遭受了命运挫折的老人。他正端坐在沙发深处,没有看书.没有写书法,只是端坐在那里,甚至都感觉不到他作过任何的思考。我和先生攀谈着,一些陈年往事逐渐勾起了老人6寺回忆。当他谈到差一点被反动派殴打致死这一段时,语速平缓从容.脸上平静得没有一丝的波澜。这种平静,不是来自岁月的老练和世故,而是来自命运磨难后的超然与豁达。下午的阳光斜照进来,地板上、四壁上,横竖都是窗框投射下的沉重的影子。空气中,一个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沉中发出金属的脆响。 ⑧这不由使我想起小时候,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父亲坐在山梁上吹笛子。一川的溪水,在月光下荡着清幽的光,远山黑黢黢的,村庄黑黢黢的,父亲的笛声婉转、旷远、悠扬。那一晚,山是安静的。水是安静的,村庄是安静的。 ⑨我想说的是,只有在自然的身上,我们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 14.文章第②段写马、雄狮、鸟,第⑤段写石佛、飞天、古树、新芽、老人、女子,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15.“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结合全文,说说“枝柯…‘根系”在文中的含义。(6分) 枝柯的含义: 根系的含义: 16.结合原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为什么作者说:“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 (2)怎样理解第⑦段中“一个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沉中发出金属的脆响”这句话? 17.意境是情景融合而成的,好的诗歌散文常常以意境取胜。试从意境的角度赏析第⑧自然段。(6分) 【参考答案】 14.第②段中的材料是为了说明“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而第⑤段中的材料则为了说明“安静的姿态是美的”。 (每点2分,共4分。大意正确即可。) 15.枝柯比喻一颗躁动的心,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宕动、迷乱,无法真正安静下来。根系比喻一颗安静的心,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枝柯”和“根系”的解释分别为3分,共6分。大意正确即可。) 16.(1)在作者看来,无欲的生命才是安静的,他们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糜、繁华等。而壁虎因为食物而潜藏杀机,虽然蛰伏的身子是静的,但是内心因为欲望而不得安静,所以说没有“真正安静的壁虎”。 (“蛰伏的身子是静”“为食物而潜藏杀机”“无欲的生命才是安静的”等关键内容各1分,共3分。大意正确即可。) (2)遭受命运磨难和人生沧桑后的老人在谈论痛苦往事时面容平静,语速平缓,这种从容、平静来自磨难后的超然与豁达。具有强烈的打动人心的人格魅力。 (“超然豁达”“经历磨难”“打动人心”等关键内容各1分,共3分。大意正确即可。) 17.清幽的月光下,是汩汩流淌的溪水,是黑黢黢的远山和村庄,是父亲婉转、旷远、悠扬的笛声。面对此情此景,人心似乎受到洗涤和净化,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才真正体会到 “只有在自然身上,我们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景物描述2分,“洗涤和净化”或“远离纷扰和喧嚣”等内容2分,“只有在自然身上,我们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2分,共6分。大意正确即可。) (一)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阅读是一种孤独 毕淑敏 ①它有些像吃,有些像睡,有些像搏斗…… ②阅读的感觉难以比拟。 ③它有些像吃。对于头脑来说,渴望阅读的时刻必定虚怀若谷。假如脑袋装得满满当当,不断溢出香槟酒一样的泡沫,那不宜于阅读,尤其是阅读名着。 ④人愈是年轻的时候,愈是贪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吃得渐渐地少了,但要求渐渐地精了。我们知道了什么于我们有益,什么于我们无补。有许多长寿的人,你问他们常吃什么食品,他们回答说:什么都吃,并无特殊的禁忌。但有许多东西他们只尝一口,就尖锐地判断出成色。读书也是一样,好的书,是人参燕窝熊掌,人生若不大快朵颐,岂不白在世上潇洒走过一回?坏的书,是腐肉砒霜氰化物,浪费了时间贻误了性命。名着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遭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⑤它有些像睡。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在书页中你嗅得见悲剧的泪痕,摸得着喜剧的笑靥,可以看清智者额头的皱纹,不敢碰撞勇士鲜血淋淋的创口……当合上书的时候,就像纸页与人的灵魂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当我们读完名着的最后一个字时,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 ⑥它有些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柔软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 ⑦在读名着的时候,我常常在看上一页的时候,揣测下一页的趋势,它们经常同我的想象悬殊甚远。这种时候我会很高兴,知道自己碰上了武林中的高手。大师们的着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记载着绝世的功法。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顶礼膜拜,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战胜自己的怯懦不断地阅读它们,勇敢地从匍匐中站起。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他们虽然灿烂却已经凝固。他们是秒表上固定了的纪录,是一根不再升高的横杆。在阅读中,我们被征服;在较量中,我们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⑧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 ⑨阅读名着不可以在太快乐的时光。人们在幸福的时候往往读不进书。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名着里很少恭维幸运的话语,它们更多是苦难之蚌分泌的珍珠。 ⑩阅读名着也不可在太富裕的时刻。阅读其实是思索的体操,富裕的膏脂太多时,脑子转动得就慢。名着多半是智者饿着肚子时写成的,过饱者不大读得懂饥饿的文字。 (11)真正的阅读,可以发生在喧嚣的人海,也可以坐落在冷峻的沙漠。可以在灯红酒绿的闹市,也可以在月影婆娑的海岛。无论周围有多少双眼睛,无论分贝达到怎样的嘈杂,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捶击,那是已经成仙的老爷爷特地为你讲的故事。 19.文章开头一段“它有些像吃,有些像睡,有些像搏斗……”,有什么作用?(4分) 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强硬了翅膀。(2分) (2)快乐是一团粉红色的烟雾,易使我们的眼睛近视。(2分) 21.文章为什么在第八自然才点出“阅读是一种孤独”这一主旨?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4分) 22.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本文,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参考答案】 (一)(18分) 19.(4分)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带给人们的多种多样的复杂感受;(2分)领起下文,展开对阅读感受的具体描述。(2分) 20.(4分)(1)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往往不如作者缜密和深刻,但通过与作者的交流、碰撞,我们思维的力度会得到进一步提升。(2分)(2)人在快乐的时候,很容易失去冷静的心态和客观的视角,对名着当中所包含的真知灼见往往就会视而不见。(2分) 21.(4分)文章前七个自然段对阅读进行了通俗形象又富有感情的解读,使读者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向往和期待之情;(2分)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提出“阅读是一种孤独”这一主旨,更易于广大读者理解接受。(2分) 22.(6分)本文通篇运用比喻的手法。(2分)答案示例:文章前七个自然段运用三个众所周知的比喻,从内容选择、精神收益、思维过程等方面对阅读进行了多角度的描述,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容易使读者产生情感共鸣。(4分)(结合文本内容,自圆其说即可。)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人淡如菊文藏金 刘心武 ①我大声呼唤:“林大哥!心武看你来了!”他瞪圆眼睛望着我,稍许,现出一个非常强烈的笑答,笑完,我再呼唤,他再回应一个微笑,依然目不转睛地望着我。约四十分钟后,仙去。这是2009年4月11日下午的事。30年来林斤澜大哥一贯对我释放人性中至善至美的光辉,他甚至把生命最后的笑容赐予了我,这笑容丰富的含义将滋养我的余生。 ②在关于他仙去的报道里,出现了“近看像赵丹,远看像孙道临”的形象描绘,还有“怪味小说家”的提法,有“汪曾祺得到了充分评价,林斤澜没有”的喟叹,我很欣慰,因为这些形容、提法、感慨都是我曾公开表述过的,源头在我。 ③年年春节要给林大哥电话拜年。2006年他接电话时呵呵大笑:“心武你怎么又暴红起来!你把你那红运分给我点好不好?哈哈哈……”我的几次暴红林大哥都跟我开过玩笑。林大哥人淡如菊、与世无争,是口碑相传的。但他绝不装雅充圣,他跟记者说过他也是俗人,对名对利并非一点也不在乎。我早在1980年7月就公开发表一篇文章,称他的短篇小说如“怪味鸡”、“怪味豆”,可称“怪味小说”,我跟他多次细聊过他的一些作品,如《姐妹》,素描一对姐妹在抗日救亡时代不同的生命流向,读后觉得“无主题”,“太朦胧”,却又“甚舒服”、“心被挠”,他很高兴,承认我算知音,但也呵呵自嘲:“你那‘怪味小说"的提法,煞费苦心,可是根本流传不开啊!”后来有黄子平写了很扎实的评论,用“老树的精灵”来浓缩对他的评价,可惜影响也很有限。现在尽管人们频频称道他的人品、文品,但究竟他在现当代汉文学短篇小说的美学贡献上达到了一个什么高度?还欠评论。 ④林斤澜和汪曾祺有“文坛双璧”之称。但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是汪响林喑的局面。我对汪非常尊重,但我必须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他的评价似已到顶。依我看来,汪的第一贡献是执笔写出了现代京剧剧本《沙家浜》,把“三突出”的美学公式体现得天衣无缝。第二贡献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他等于是代其老师沈从文“继续写小说”,把中断了30年的沈氏香火续上了。总体而言,汪的小说创作是前有师承、后有众多“私淑弟子”的。林斤澜却是绝对独家,前无师承,旁无流派,后无弟子。他非常孤独。而能乐乐呵呵在孤独的艺术追求中不懈地跋涉,这艺术骨气几人能比? ⑤其实张爱玲原也孤独寂寞,谁知夏志清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轰隆隆地把她和沈从文的价值呈现到金光眩目的程度。有人揭出夏写此书接纳了不洁的赞助,更指出他政治立场的问题,又说他那用英文写成的书沉寂了很久,到30几年前才先在台湾后在大陆“引爆”,颇不以为然。我与夏先生有接触,觉得他是个性情中人,是位值得尊重的学者。我读他那本小说史的中译本,就他分析张爱玲《金锁记》一段而言,确好比从荒原里掘出黄金,那评论的功力不能不服。尽管现在嫌张厌张贬张斥张的言论也理所当然地出现,但喜张迷张赞张崇张的风潮并未过去,一本被张自己宣布永不要面世的《小团圆》最近竟在海峡两岸隆重推出开始热销,便是证明。 ⑥林斤澜人已去而作品尽在,他的短篇小说的美学价值并没有被充分揭示出来,那是一座富矿,而且可能还不是煤矿铁矿而是金矿钻石矿。期待有内地的“夏志清”出现,像把一度尘埋的沈从文、张爱玲及钱锺书的《围城》一书的价值开掘出来,先震动学界,继而推广到一般阅读者那样,让我们终于明白,林斤澜不是随便赞他几声人品或对他的小说讲几句“好话”就能搁到一边的。神州大地,或许某一时段会因有评论家将他作品的美学价值挖掘出来而出现“林热”。 ⑦有人或许会说,林的小说既然内涵朦胧风格怪异,恐怕不具商业价值,永难轰动流行。请问《尤利西斯》好懂吗?《围城》真那么好看吗?厉害的评论,会具有震撼力、穿透力,引导阅读,酿成潮流,而出版商和一般阅读者,都不会放弃机会,在一个时代的文化格局里大赚雅钱和附庸风雅--雅文化的养成。 ⑧我想,敬爱的林大哥吗?这时一定在天堂呵呵地笑我。 (有删改) 19.文章开头结尾都写到林斤澜的“笑”,有什么作用?(4分) 20.从全文来看,林斤澜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4分) 21.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汪曾祺和张爱玲两位作家?(4分) 22.结合文章第7自然段中作者提到的相关观点,联系“雅文化的养成”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二)(18分) 19.(4分)(1)造成虚实相映、首尾呼应之势,突出了林斤澜一惯的笑对人生的精神品格;(2分)(2)表现林斤澜临终见到“知音”的欣慰之情,突出了两人心心相印的深厚情谊(2分) 20.(4分)(1)人淡如菊,与世无争,宠辱不惊,在孤独的艺术追求中不懈的跋涉,绝不装雅充圣;(2分)林斤澜的小说内涵丰富含蓄,风格独特,极具美学价值,具有雅文化的品位。 21.(4分)这两位作家的轰动和林斤澜的际遇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林斤澜艺术创作的孤独寂寞,说明林斤澜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2分)表现出作者对林斤澜小说价值没引起关注的深深遗憾和对其文学价值得到认同的热切期待。(2分) 22.(6分)答案示例:(1)作者的观点是有道理的。艺术水准高的作品借助高手的评论宣传可以引导形成阅读潮流,书商看准商机,大量印刷,可以解决人们的阅读渴求,客观上能够促进社会雅文化的养成。(2)作者的观点是偏面的。雅文化的养成,靠的是雅文化自身的魅力,仅靠宣传造势和书商对利益的追逐,只能红火一时,对雅文化的养成起不到持久的推动作用。(结合作者的观点,自圆其说即可。)

高中数学导数8个公式是什么?

高中数学导数8个公式:1.y=c(c为常数) y"=02.y=x^n y"=nx^(n-1)3.y=a^x y"=a^xlnay=e^x y"=e^x4.y=logax y"=logae/xy=lnx y"=1/x5.y=sinx y"=cosx6.y=cosx y"=-sinx7.y=tanx y"=1/cos^2x8.y=cotx y"=-1/sin^2x加(减)法则:[f(x)+g(x)]"=f(x)"+g(x)"乘法法则:[f(x)*g(x)]"=f(x)"*g(x)+g(x)"*f(x)除法法则:[f(x)/g(x)]"=[f(x)"*g(x)-g(x)"*f(x)]/g(x)^2数学导数运算法则由基本函数的和、差、积、商或相互复合构成的函数的导函数则可以通过函数的求导法则来推导。基本的求导法则如下:1、求导的线性:对函数的线性组合求导,等于先对其中每个部分求导后再取线性组合(即①式)。2、两个函数的乘积的导函数:一导乘二+一乘二导(即②式)。3、两个函数的商的导函数也是一个分式:(子导乘母-子乘母导)除以母平方(即③式)。4、如果有复合函数,则用链式法则求导。

高中数学:如何求分式的导数

这是分是求导,用分式的公式啊。但是要注意在x的平方求导时,要分别求导,要成一个2.多练几个就会了不难。

高中数学导数8个公式是什么?

常用导数公式:1、y=c(c为常数) y"=02、y=x^n y"=nx^(n-1)3、y=a^x y"=a^xlna,y=e^x y"=e^x4、y=logax y"=logae/x,y=lnx y"=1/x5、y=sinx y"=cosx6、y=cosx y"=-sinx7、y=tanx y"=1/cos^2x8、y=cotx y"=-1/sin^2x导数的求导法则由基本函数的和、差、积、商或相互复合构成的函数的导函数则可以通过函数的求导法则来推导。基本的求导法则如下:1、求导的线性:对函数的线性组合求导,等于先对其中每个部分求导后再取线性组合(即①式)。2、两个函数的乘积的导函数:一导乘二+一乘二导(即②式)。3、两个函数的商的导函数也是一个分式:(子导乘母-子乘母导)除以母平方(即③式)。4、如果有复合函数,则用链式法则求导。

高中数学:如何求分式的导数

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1.c′=0(c为常数)2.(x∧n)′=nx∧(n-1)3.(sinx)′=cosx4.(cosx)′=-sinx5.(lnx)′=1/x6.(e∧x)′=e∧x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u±v)′=u′±v′(uv)′=u′v+uv′(u/v)′=(u′v-uv′)/v²复合函数的导数:(f(g(x))′=(f(u))′(g(x))′.u=g(x)

高中数学:如何求分式的导数

y(导数)=1/3-2x这是大学微积分,现在高中就教了?

高中数学基础02:反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y=f(x)(x∈A)的值域是C,若找得到一个函数g(y)在每一处g(y)都等于x,这样的函数x= g(y)(y∈C)叫做函数y=f(x)(x∈A)的 反函数 ,记作y=f^(-1)(x) 。反函数y=f ^(-1)(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函数y=f(x)的值域、定义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反函数就是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 一般地,如果x与y关于某种对应关系f(x)相对应,y=f(x),则y=f(x)的反函数为x=f(y)或者y=f﹣¹(x)。存在反函数(默认为单值函数)的条件是 原函数 必须是一一对应的(不一定是整个数域内的)。注意:上标"−1"指的并不是幂。 (1)函数f(x)与它的反函数f-1(x)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2)函数存在反函数的[充要条件]是,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是[一一映射; (3)一个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在相应[区间]上[单调性]一致; (4)大部分[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当函数y=f(x), 定义域是{0} 且 f(x)=C (其中C是常数),则函数f(x)是偶函数且有反函数,其反函数的定义域是{C},值域为{0} )。[奇函数]不一定存在反函数,被与y轴垂直的直线截时能过2个及以上点即没有反函数。若一个[奇函数]存在反函数,则它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5)一段连续的函数的单调性在对应区间内具有一致性; (6)严增(减)的函数一定有严格增(减)的反函数; (7)反函数是相互的且具有唯一性; (8)[定义域]、[值域]相反对应法则互逆(三反); (9)反函数的[导数]关系:如果x=f(y)在开区间I上严格单调,可导,且f"(y)≠0,那么它的反函数y=f -1 (x)在区间S={x|x=f(y),y∈I }内也可导,且: (10)y=x的反函数是它本身 基本初等函数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常数函数。 一般地.形如y=x α (α为有理数)的函数,即以 底数 为 自变量 ,幂为 因变量 , 指数 为常数的函数称为 幂函数 。例如函数y=x 0 、y=x 1 、y=x 2 、y=x -1 (注:y=x -1 =1/x y=x 0 时x≠0)等都是 幂函数 。 幂函数的 图象 一定在 第一象限 内,一定不在 第四象限 ,至于是否在第二、三象限内,要看函数的 奇偶性 ;幂函数的图象最多只能同时在两个象限内;如果幂函数图象与 坐标轴 相交,则交点一定是 原点 . 当α>0时,幂函数y=x α 有下列性质: a、图像都经过点(1,1)(0,0); b、函数的图像在区间[0,+∞)上是 增函数 ; c、在第一象限内,α>1时, 导数 值逐渐增大;α=1时,导数为 常数 ;0<α<1时,导数值逐渐减小,趋近于0; 当α<0时,幂函数y=x α 有下列性质: a、图像都通过点(1,1); b、图像在区间(0,+∞)上是 减函数 ;(内容补充:若为X -2, 易得到其为 偶函数 。利用对称性,对称轴是y轴,可得其图像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其余偶函数亦是如此) c、在 第一象限 内,有两条渐近线(即坐标轴), 自变量 趋近0,函数值趋近+∞,自变量趋近+∞,函数值趋近0。 当α=0时,幂函数y=x a 有下列性质: a、y=x 0 的图像是直线y=1去掉一点(0,1)。它的图像不是直线。 一般地,y=a^x函数(a为常数且以a>0,a≠1)叫做指数函数,函数的 定义域 是 R 。对于一切指数函数来讲,值域为(0, +∞)。 指数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函数。应用到值 e 上的这个函数写为exp( x )。还可以等价的写为 e x ,这里的 e 是数学 常数 ,就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近似等于 2.718281828,还称为 欧拉 数。 ① ② ③ ④ http://blog.jobbole.com/86604/ 一般地,对数函数以 幂 ( 真数 )为 自变量 ,指数为 因变量 ,底数为 常量 的函数。 对数函数是6类 基本初等函数 之一。其中 对数 的定义: 如果a x =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 a N,读作以a为底N的 对数 ,其中a叫做对数的 底数 ,N叫做 真数 。 一般地,函数y=logax(a>0,且a≠1)叫做对数函数,也就是说以 幂 ( 真数 )为 自变量 ,指数为 因变量 ,底数为 常量 的函数,叫对数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 定义域 是(0,+∞),即x>0。它实际上就是 指数函数 的 反函数 ,可表示为x=ay。因此指数函数里对于a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对数函数。 正弦函数:y=sin x 对称轴:x=kπ+π/2(k∈Z) 对称中心:(kπ,0)(k∈Z) 余弦函数:y=cos x 对称轴:x=kπ(k∈Z) 对称中心:kπ+π/2,0)(k∈Z) 正切函数:y=tan x 对称轴:无 对称中心:(kπ/2+π/2,0)(k∈Z) 余切函数:y=cot x 对称轴:无 对称中心:(kπ/2,0)(k∈Z) 正割函数:y=sec x 对称轴:x=kπ(k∈Z) 对称中心:(kπ+π/2,0)(k∈Z) 余割函数:y=csc x 对称轴:x=kπ+π/2(k∈Z) 对称中心:(kπ,0)(k∈Z) 反三角函数是一种基本初等函数。它是 反正弦 arcsin x, 反余弦 arccos x,反正切arctan x,反余切arccot x,反正割arcsec x,反余割arccsc x这些函数的统称,各自表示其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反余切 ,反正割,反余割为x的角。 它并不能狭义的理解为三角函数的 反函数 ,是个 多值函数 。三角函数的反函数不是单值函数,因为它并不满足一个 自变量 对应一个 函数值 的要求,其图像与其原函数关于函数 y=x 对称。 欧拉 提出反三角函数的概念,并且首先使用了“arc+函数名”的形式表示反三角函数。 为限制反三角函数为 单值函数 ,将 反正弦函数 的值y限在-π/2≤y≤π/2,将y作为反正弦函数的 主值 ,记为y=arcsin x;相应地, 反余弦函数 y=arccos x的主值限在0≤y≤π; 反正切函数 y=arctan x的主值限在-π/2<y<π/2; 反余切函数 y=arccot x的主值限在0<y<π。 正弦函数y=sin x在[-π/2,π/2]上的反函数,叫做 反正弦函数 。记作arcsinx,表示一个正弦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π/2,π/2]区间内。 定义域 [-1,1] , 值域 [-π/2,π/2]。 [1] 余弦函数y=cos x在[0,π]上的反函数,叫做反余弦函数。记作arccosx,表示一个余弦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0,π]区间内。定义域[-1,1] , 值域[0,π]。 [1] 正切函数y=tan x在(-π/2,π/2)上的反函数,叫做反正切函数。记作arctanx,表示一个 正切值 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π/2,π/2)区间内。定义域R,值域(-π/2,π/2)。 [1] 余切函数y=cot x在(0,π)上的反函数,叫做 反余切函数 。记作arccotx ,表示一个余切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0,π)区间内。定义域R,值域(0,π)。 [1] 正割函数y=sec x在[0,π/2)U(π/2,π]上的反函数,叫做 反正割函数 。记作arcsecx,表示一个正割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0,π/2)U(π/2,π]区间内。定义域(-∞,-1]U[1,+∞),值域[0,π/2)U(π/2,π]。 [1] 余割函数y=csc x在[-π/2,0)U(0,π/2]上的反函数,叫做 反余割函数 。记作arccscx,表示一个余割值为x的角,该角的范围在[-π/2,0)U(0,π/2]区间内。定义域(-∞,-1]U[1,+∞),值域[-π/2,0)U(0,π/2]。 [1] 在 数学 中, 常数函数 (也称 常值函数 )是指 值 不发生改变(即是 常数 )的 函数 。例如,我们有函数 f(x)=4 ,因为 f 映射 任意的值到4,因此 f 是一个常数。更一般地,对一个函数 f: A→B ,如果对 A 内所有的 x 和 y ,都有 f(x)=f(y) ,那么, f 是一个常数函数

学好高中的因式分解的方法。

因式分解方法步骤:①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②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么可尝试运用公式、十字相乘法来分解;③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分解,那么可以尝试用分组、拆项、补项法来分解④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先看有无公因式,再看能否套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解要相对合适。”分组分解法分组分解是分解因式的一种简洁的方法,下面是这个方法的详细讲解。能分组分解的多项式有四项或大于四项,一般的分组分解有两种形式:二二分法,三一分法。比如:ax+ay+bx+by=a(x+y)+b(x+y)=(a+b)(x+y)我们把ax和ay分一组,bx和by分一组,利用乘法分配律,两两相配,立即解除了困难。同样,这道题也可以这样做。ax+ay+bx+by=x(a+b)+y(a+b)=(a+b)(x+y)几道例题:1. 5ax+5bx+3ay+3by解法:原式=5x(a+b)+3y(a+b)=(5x+3y)(a+b)说明:系数不一样一样可以做分组分解,和上面一样,把5ax和5bx看成整体,把3ay和3by看成一个整体,利用乘法分配律轻松解出。2. x2-x-y2-y解法:原式=(x2-y2)-(x+y)=(x+y)(x-y)-(x+y)=(x+y)(x-y-1)利用二二分法,再利用公式法a2-b2=(a+b)(a-b),然后相合解决。三一分法,例:a2-b2-2bc-c2原式=a2-(b+c)2=(a-b-c)(a+b+c)十字相乘法十字相乘法在解题时是一个很好用的方法,也很简单。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①x2+(p+q)x+pq型的式子的因式分解这类二次三项式的特点是:二次项的系数是1;常数项是两个数的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的和。因此,可以直接将某些二次项的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x2+(p+q)x+pq=(x+p)(x+q) .例1:x2-2x-8=(x-4)(x+2)②kx2+mx+n型的式子的因式分解如果有k=ab,n=cd,且有ad+bc=m时,那么kx2+mx+n=(ax+c)(bx+d).例2:分解7x2-19x-6图示如下:a=7 b=1 c=2 d=-3因为 -3×7=-21,1×2=2,且-21+2=-19,所以,原式=(7x+2)(x-3).十字相乘法口诀:分二次项,分常数项,交叉相乘求和得一次项。例3:6X2+7X+2第1项二次项(6X2)拆分为:2×3第3项常数项(2)拆分为:1×22(X) 3(X)1 2对角相乘:1×3+2×2得第2项一次项(7X)纵向相乘,横向相加。十字相乘法判定定理:若有式子ax2+bx+c,若b2-4ac为完全平方数,则此式可以被十字相乘法分解。与十字相乘法对应的还有双十字相乘法,也可以学一学。拆添项法这种方法指把多项式的某一项拆开或填补上互为相反数的两项(或几项),使原式适合于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或分组分解法进行分解。要注意,必须在与原多项式相等的原则下进行变形。例如:bc(b+c)+ca(c-a)-ab(a+b)=bc(c-a+a+b)+ca(c-a)-ab(a+b)=bc(c-a)+bc(a+b)+ca(c-a)-ab(a+b)=bc(c-a)+ca(c-a)+bc(a+b)-ab(a+b)=(bc+ca)(c-a)+(bc-ab)(a+b)=c(c-a)(b+a)+b(a+b)(c-a)=(c+b)(c-a)(a+b).配方法对于某些不能利用公式法的多项式,可以将其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就能将其因式分解,这种方法叫配方法。属于拆项、补项法的一种特殊情况。也要注意必须在与原多项式相等的原则下进行变形。例如:x2+3x-40=x2+3x+2.25-42.25=(x+1.5)2-(6.5)2=(x+8)(x-5).因式定理对于多项式f(x),如果f(a)=0,那么f(x)必含有因式x-a.例如:f(x)=x2+5x+6,f(-2)=0,则可确定x+2是x2+5x+6的一个因式。(事实上,x2+5x+6=(x+2)(x+3).)注意:1、对于系数全部是整数的多项式,若X=q/p(p,q为互质整数时)该多项式值为零,则q为常数项约数,p最高次项系数约数2.对于多项式f(a)=0,b为最高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则有a为c/b约数换元法有时在分解因式时,可以选择多项式中的相同的部分换成另一个未知数,然后进行因式分解,最后再转换回来,这种方法叫做换元法。注意:换元后勿忘还元。例如在分解(x2+x+1)(x2+x+2)-12时,可以令y=x2+x,则原式=(y+1)(y+2)-12=y2+3y+2-12=y2+3y-10=(y+5)(y-2)=(x2+x+5)(x2+x-2)=(x2+x+5)(x+2)(x-1).综合除法令多项式f(x)=0,求出其根为x1,x2,x3,……,xn,则该多项式可分解为f(x)=a(x-x1)(x-x2)(x-x3)……(x-xn) .例如在分解2x4+7x3-2x2-13x+6时,令2x4 +7x3-2x2-13x+6=0,则通过综合除法可知,该方程的根为0.5 ,-3,-2,1.所以2x4+7x3-2x2-13x+6=(2x-1)(x+3)(x+2)(x-1).令y=f(x),做出函数y=f(x)的图象,找到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x1,x2,x3,……xn ,则多项式可因式分解为f(x)= f(x)=a(x-x1)(x-x2)(x-x3)……(x-xn).与方法⑼相比,能避开解方程的繁琐,但是不够准确。主元法例如在分解x3+2x2-5x-6时,可以令y=x3+2x2-5x-6.作出其图像,与x轴交点为-3,-1,2则x3+2x2-5x-6=(x+1)(x+3)(x-2)先选定一个字母为主元,然后把各项按这个字母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再进行因式分解。特殊值法将2或10代入x,求出数p,将数p分解质因数,将质因数适当的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每一个因数写成2或10的和与差的形式,将2或10还原成x,即得因式分解式。例如在分解x3+9x2+23x+15时,令x=2,则x3+9x2+23x+15=8+36+46+15=105,将105分解成3个质因数的积,即105=3×5×7 .注意到多项式中最高项的系数为1,而3、5、7分别为x+1,x+3,x+5,在x=2时的值,则x3+9x2+23x+15可能等于(x+1)(x+3)(x+5),验证后的确如此。待定系数法首先判断出分解因式的形式,然后设出相应整式的字母系数,求出字母系数,从而把多项式因式分解。例如在分解x4-x3-5x2-6x-4时,由分析可知:这个多项式没有一次因式,因而只能分解为两个二次因式。于是设x4-x3-5x2-6x-4=(x2+ax+b)(x2+cx+d)相关公式=x4+(a+c)x3+(ac+b+d)x2+(ad+bc)x+bd由此可得a+c=-1,ac+b+d=-5,ad+bc=-6,bd=-4.解得a=1,b=1,c=-2,d=-4.则x4-x3-5x2-6x-4=(x2+x+1)(x2-2x-4).也可以参看右图。双十字相乘法双十字相乘法属于因式分解的一类,类似于十字相乘法。双十字相乘法就是二元二次六项式,启始的式子如下:ax2+bxy+cy2+dx+ey+fx、y为未知数,其余都是常数用一道例题来说明如何使用。例:分解因式:x2+5xy+6y2+8x+18y+12.分析:这是一个二次六项式,可考虑使用双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解:图如下,把所有的数字交叉相连即可x  2y  2x  3y  6∴原式=(x+2y+2)(x+3y+6).双十字相乘法其步骤为:①先用十字相乘法分解2次项,如十字相乘图①中x2+5xy+6y2=(x+2y)(x+3y)②先依一个字母(如y)的一次系数分数常数项。如十字相乘图②中6y2+18y+12=(2y+2)(3y+6)③再按另一个字母(如x)的一次系数进行检验,如十字相乘图③,这一步不能省,否则容易出错。④横向相加,纵向相乘。二次多项式(根与系数关系二次多项式因式分解)例:对于二次多项式 aX2+bX+c(a≠0)当△=b2-4ac≥0时,设aX2+bX+c=0的解为X1,X2=a(X2-(X1+X2)X+X1X2)=a(X-X1)(X-X2).

高中数学中,指对函数怎样比大小

同底的或可以化成同底的指数函数化成同底后用单调性比较,对数函数也是这样;不能化成同底的指数式,但可以化成指数相同的形式,用幂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既不能化同底指数式,又不能化同底对数式,也不能化同指数的指数式,那就看能不能用0,1,-1,2,-2等常数分隔开来。

高中物理计算题大于和大于等于一样吗?

任何等式计算中“大于”和“大于等于”都是不同的无论数理化还是其他学科中,后者包含了等于选项比前者多一种可能。

怎样判断高中的同底数幂和不同底数幂的大小?谢谢!麻烦用文字需要解说!跪谢了!谢谢谢谢谢谢

同底数幂比较大小,看指数,指数越大幂越大。

高中数学,扇形的面积公式,两种

扇形面积公式R是扇形半径,n是弧所对圆心角度数,π是圆周率也可以用扇形所在圆的面积除以360再乘以扇形圆心角的角度nS=nπR^2/360S=1/2LRS=πRn(L为弧长,R为扇形半径)S=1/2|α|r^2

高中数学 如何求解一元三次方程?如何因式分解?

=X^2-3x+2=(x-2)(x-1)怎么说普遍的方法啊!!!就是你熟练运用十字相乘法这些题目简直就是秒杀!!例如这题,可以将后面的2看成-1*-2也可以看成1*2,在因式分解中常常用的就是后面的一个数能拆成两个相乘的数字,加起来有等于第二个数!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谢谢支持

高中数学有哪些难点?

函数及数形结合

高中数学 如何求解一元三次方程?如何因式分解?

=X^2-3x+2=(x-2)(x-1)怎么说普遍的方法啊!!!就是你熟练运用十字相乘法这些题目简直就是秒杀!!例如这题,可以将后面的2看成-1*-2也可以看成1*2,在因式分解中常常用的就是后面的一个数能拆成两个相乘的数字,加起来有等于第二个数!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谢谢支持

求高中数学常用几何定理及证明的笔记整理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高中数学必修一基本初等函数公式

这道题不适合高质量

高中数学分别要学必修共多少本?如何设置的? 比如高一,二,三分别上的必修几?

高中数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数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江苏省高中数学课程顺序

2

高中数学中的In和e指的是什么东西?

lne=1,ln是e为底的函数,即loge的e次幂

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主线一般认为有哪些

看高考考纲,列得很清楚,要求很明确

数学高中知识

什么意思?

高中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高中数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数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理科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数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中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01 高中数学是全国高中生学习的一门学科。包括《集合与函数》《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部分, 高中数学主要分为代数和几何两大部分。代数主要是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三角函数。几何又分为平面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两大部分。 一、 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1)函数 ①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⑤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参见例1)。 (2)指数函数 ①(细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C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3)对数函数 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产生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②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③知道指数函数 与对数函数 互为反函数(a>0,a≠1)。 (4)幂函数 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 的图象,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 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②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①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②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二、三角函数 (1)任意角、弧度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数 ①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②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诱导公式( 的正弦、余弦、正切),能画出 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③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 ,正切函数在 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象与x轴交点等)。 ④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⑤结合具体实例,了解 的实际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 的图象,观察参数A,ω, 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 ⑥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 三、数列 (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 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象、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函数。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 ②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 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参见例1)。 ④体会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与一次函数、指数函数的关系。 四、不等式 (1)不等关系 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 ①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 ②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 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尝试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①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③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基本不等式: ①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五、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 ①利用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观察大量空间图形,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使用材料(如纸板)制作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③通过观察用两种方法(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画出的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④完成实习作业,如画出某些建筑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⑤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①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 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两个平面垂直。 操作确认,归纳出以下性质定理,并加以证明。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③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直线与方程 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③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④根据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探索并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体会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⑥探索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①回顾确定圆的几何要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 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4)空间直角坐标系 ①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刻画点的位置。 ②通过表示特殊长方体(所有棱分别与坐标轴平行)顶点的坐标,探索并得出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高中数学导数

先说明下,你如果把以下的方法弄明白了,那么导数对你就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了,提前恭喜你了!方法如下: 这里将列举六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以及它们的推导过程(初等函数可由之运算来): 1.常函数(即常数)y=c(c为常数) y"=0 【y=0 y"=0:导数为本身的函数之一】 2.幂函数y=x^n,y"=n*x^(n-1)(n∈R) 【1/X的导数为-1/(X^2)】基本导数公式 3.指数函数y=a^x,y"=a^x * lna 【y=e^x y"=e^x:导数为本身的函数之二】 4.对数函数y=logaX,y"=1/(xlna) (a>0且a≠1,x>0);【y=lnx,y"=1/x】 5.三角函数 (1)正弦函数y=(sinx )y"=cosx (2)余弦函数y=(cosx) y"=-sinx (3)正切函数y=(tanx) y"=1/(cosx)^2 (4)余切函数y=(cotx) y"=-1/(sinx)^2 6.反三角函数 (1)反正弦函数y=(arcsinx) y"=1/√1-x^2 (2)反余弦函数y=(arccosx) y"=-1/√1-x^2 (3)反正切函数y=(arctanx) y"=1/(1+x^2) (4)反余切函数y=(arccotx) y"=-1/(1+x^2) 口诀为了便于记忆,有人整理出了以下口诀:常为零,幂降次,对导数(e为底时直接导数,a为底时乘以lna),指不变(特别的,自然对数的指数函数完全不变,一般的指数函数须乘以lna);正变余,余变正,切割方(切函数是相应割函数(切函数的倒数)的平方),割乘切,反分式推导在推导的过程中有这几个常见的公式需要用到: 1.①(u±v)"=u"±v" ②(uv)"=u"v+uv" ③(u/v)"=(u"v-uv")/ v^2 2. 原函数与反函数导数关系(由三角函数导数推反三角函数的):y=f(x)的反函数是x=g(y),则有y"=1/x". 3. 复合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等于已知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以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称为链式法则。 4. 积分号下的求导法则: d(∫f(x,t)dt φ(x),ψ(x))/dx=f(x,ψ(x))ψ"(x)-f(x,φ(x))φ"(x)+∫[f "x(x,t)dt φ(x),ψ(x)]

高中幂函数运算

高中有八种基本函数 分别是什么啊?

指数 对数 幂函数 三角函数(三个)

高中数学函数总结,要有难度的那些,如奇偶,对钩等

高中数学 幂函数 口诀 除了有:正抛负双,大竖小横这两句外,还有几句是什么?

高中数学知识口诀 (别处引用)根据多年的实践,总结规律繁化简;概括知识难变易,高中数学巧记忆。 言简意赅易上口,结合课本胜一筹。始生之物形必丑,抛砖引得白玉出。 一、《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二、《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 顶点任意一函数,等于后面两根除。诱导公式就是好,负化正后大化小, 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 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 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加余弦想余弦,1 减余弦想正弦,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 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三、《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四、《数列》 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N项和。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 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 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 首先验证再假定,从 K向着K加1,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五、《复数》 虚数单位i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 对应复平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箭杆与X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 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代数几何三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 代数运算的实质,有i多项式运算。i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 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 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平行四边形, 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逆向顺向做旋转,伸缩全年模长短。 三角形式的运算,须将辐角和模辨。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开方极方便。 辐角运算很奇特,和差是由积商得。四条性质离不得,相等和模与共轭, 两个不会为实数,比较大小要不得。复数实数很密切,须注意本质区别。六、《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七、《立体几何》 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台球为代表。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 垂直平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 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 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平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 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八、《平面解析几何》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平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性学

求高中函数,指对幂三种函数的对比及部分例题与解析。越详细越好。

指对幂函数是高中什么时候学的

必修1学校有专门的练习册配备认真做,王后雄学案推荐,比学校练习难一些

高中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哪些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有提取公因式法,应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求根法,……

高中数学 已知幂函数f(x)=x^a过点(1/2,√2/2),则a 等于 A.3 B.2

C

高中数学函数题?

函数y=log<a>(2x-3)+4的图像恒过定点A(2,4),且点A在幂函数f(x)=x^n图像上,所以4=2^n,解得n=log<2>4=2,于是f(3)=3^2=9.

高中必修一数学题

集合内只有1希望采纳,谢谢

求高中数学所有的知识点框架,(越详细越好),包括理科专用。

高三数学备考公式篇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德摩根公式 .3.包含关系4.容斥原理. 5.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 个;真子集有–1个;非空子集有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个.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1)一般式;(2)顶点式;(3)零点式.7.解连不等式常有以下转化形式.8.方程在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不等价,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特别地, 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根在内,等价于,或且,或且.9.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只能在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1)当a>0时,若,则;,,.(2)当a<0时,若,则,若,则,.10.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依据:若,则方程在区间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 设,则(1)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2)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或或;(3)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 .11.定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依据(1)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形如,,不同)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2)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二次不等式(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3)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或.12.真值表 pq非pp或qp且q真真假真真真假假真假假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13.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则是充分条件.(2)必要条件:若,则是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若,且,则是充要条件.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14.函数的单调性(1)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15.如果函数和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和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是增函数.16.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17.若函数是偶函数,则;若函数是偶函数,则.18.对于函数(),恒成立,则函数的对称轴是函数;两个函数与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19.若,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若,则函数为周期为的周期函数.20.多项式函数的奇偶性多项式函数是奇函数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多项式函数是偶函数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21.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1)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2)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22.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1)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即轴)对称.(2)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3)函数和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23.若将函数的图象右移、上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若将曲线的图象右移、上移个单位,得到曲线的图象.24.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25.几个常见的函数方程 (1)正比例函数,.(2)指数函数,.(3)对数函数,.(4)幂函数,.(5)余弦函数,正弦函数,,.26.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1),则的周期T=a;(2),或,或,或,则的周期T=2a;(3),则的周期T=3a;(4)且,则的周期T=4a;(5),则的周期T=5a;(6),则的周期T=6a.27.分数指数幂 (1)(,且).(2)(,且).28.根式的性质(1).(2)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293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 .(2) .(3).注: 若a>0,p是一个无理数,则ap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30.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31.对数的换底公式 (,且,,且, ).推论 (,且,,且,, ).32.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若a>0,a≠1,M>0,N>0,则(1);(2) ;(3).33.设函数,记.若的定义域为,则,且;若的值域为,则,且.对于的情形,需要单独检验.34. 对数换底不等式及其推广 若,,,,则函数 (1)当时,在和上为增函数., (2)当时,在和上为减函数.推论:设,,,且,则(1).(2).35.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n项的和的关系(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36.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前n项和公式为.37.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前n项的和公式为或.38.等比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前n项和公式为.39.常见三角不等式(1)若,则.(2) 若,则.(3) .40.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41.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42.和角与差角公式 ;;.(平方正弦公式);.=(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 ).43.二倍角公式 ...44. 三倍角公式...45.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函数,x∈R及函数,x∈R(A,ω,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函数,(A,ω,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46.正弦定理 .47.余弦定理;;.48.面积定理(1)(分别表示a、b、c边上的高).(2).(3).4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中,有.50.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那么(1) 结合律:λ(μa)=(λμ)a;(2)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3)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51.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1) a·b= b·a (交换律);(2)(a)·b= (a·b)=a·b= a·(b);(3)(a+b)·c= a ·c +b·c.5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1+λ2e2.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53.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a=,b=,且b0,则ab(b0).54. 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a·b=|a||b|cosθ. 55. a·b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b等于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积.56.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a=,b=,则a+b=.(2)设a=,b=,则a-b=. (3)设A,B,则.(4)设a=,则a=.(5)设a=,b=,则a·b=.57.两向量的夹角公式(a=,b=).58.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59.向量的平行与垂直设a=,b=,且b0,则A||bb=λa .ab(a0)a·b=0.60.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设,,是线段的分点,是实数,且,则().61.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则△ABC的重心的坐标是.62.点的平移公式 .注:图形F上的任意一点P(x,y)在平移后图形上的对应点为,且的坐标为.63.“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1)点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点.(2) 函数的图象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图象,则的函数解析式为.(3) 图象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图象,若的解析式,则的函数解析式为.(4)曲线: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图象,则的方程为.(5) 向量m=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仍然为m=.64. 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设为所在平面上一点,角所对边长分别为,则(1)为的外心.(2)为的重心.(3)为的垂心.(4)为的内心.(5)为的的旁心.65.常用不等式:(1)(当且仅当a=b时取“=”号).(2)(当且仅当a=b时取“=”号).(3)(4)柯西不等式(5).66.极值定理已知都是正数,则有(1)若积是定值,则当时和有最小值;(2)若和是定值,则当时积有最大值.推广 已知,则有(1)若积是定值,则当最大时,最大;当最小时,最小.(2)若和是定值,则当最大时, 最小;当最小时, 最大.67.一元二次不等式,如果与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与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68.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当a> 0时,有.或.69.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时,; .(2)当时,;70.斜率公式 (、).71.直线的五种方程(1)点斜式 (直线过点,且斜率为).(2)斜截式 (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3)两点式 ()(、 ()).(4)截距式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5)一般式 (其中A、B不同时为0).72.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1)若,①;②.(2)若,,且A1、A2、B1、B2都不为零,①;②;73.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除直线),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其中是待定的系数.(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除),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中当斜率k一定而b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λ是参变量.(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 (A≠0,B≠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λ是参变量.74.点到直线的距离(点,直线:).75. 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直线,则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若,当与同号时,表示直线的上方的区域;当与异号时,表示直线的下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上,异号在下.若,当与同号时,表示直线的右方的区域;当与异号时,表示直线的左方的区域. 简言之,同号在右,异号在左.76. 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曲线(),则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77. 圆的四种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 (>0).(3)圆的参数方程 .(4)圆的直径式方程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78. 圆系方程(1)过点,的圆系方程是,其中是直线的方程,λ是待定的系数.(2)过直线:与圆: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λ是待定的系数.(3) 过圆:与圆: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λ是待定的系数.79.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若,则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80.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其中.81.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1,O2,半径分别为r1,r2,;;;;.82.圆的切线方程(1)已知圆.①若已知切点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 .当圆外时,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轴的切线.③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可设为,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必有两条切线.(2)已知圆.①过圆上的点的切线方程为;②斜率为的圆的切线方程为.83.椭圆的参数方程是.84.椭圆焦半径公式 ,.85.椭圆的的内外部(1)点在椭圆的内部.(2)点在椭圆的外部.86. 椭圆的切线方程 (1)椭圆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椭圆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椭圆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87.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88.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1)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2)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 (3)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89. 双曲线的切线方程 (1)双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双曲线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双曲线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90. 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 抛物线焦半径.过焦点弦长.91.抛物线上的动点可设为P或 P,其中 .92.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1)顶点坐标为;(2)焦点的坐标为;(3)准线方程是.93. 抛物线的切线方程(1)抛物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抛物线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抛物线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94.两个常见的曲线系方程(1)过曲线,的交点的曲线系方程是(为参数).(2)共焦点的有心圆锥曲线系方程,其中.当时,表示椭圆; 当时,表示双曲线.95.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或(弦端点A,由方程 消去y得到,,为直线的倾斜角,为直线的斜率).96.圆锥曲线的两类对称问题(1)曲线关于点成中心对称的曲线是.(2)曲线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曲线是.97.“四线”一方程 对于一般的二次曲线,用代,用代,用代,用代,用代即得方程,曲线的切线,切点弦,中点弦,弦中点方程均是此方程得到.98.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3)转化为线面平行;(4)转化为线面垂直;(5)转化为面面平行.99.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线平行;(3)转化为面面平行.100.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面平行;(3)转化为线面垂直.101.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相交垂直;(2)转化为线面垂直;(3)转化为线与另一线的射影垂直;(4)转化为线与形成射影的斜线垂直.102.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2)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5)转化为该直线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垂直.103.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2)转化为线面垂直.104.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向空间的推广始点相同且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向量之和,等于以这三个向量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以公共始点为始点的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105.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b(b≠0 ),a∥b存在实数λ使a=λb.三点共线.、共线且不共线且不共线.106.共面向量定理 向量p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b共面的存在实数对,使.推论 空间一点P位于平面MAB内的存在有序实数对,使,或对空间任一定点O,有序实数对,使.107.对空间任一点和不共线的三点A、B、C,满足(),则当时,对于空间任一点,总有P、A、B、C四点共面;当时,若平面ABC,则P、A、B、C四点共面;若平面ABC,则P、A、B、C四点不共面.四点共面与、共面(平面ABC).108.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b、c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p=xa+yb+zc.推论 设O、A、B、C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都存在唯一的三个有序实数x,y,z,使.109.射影公式已知向量=a和轴,e是上与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作A点在上的射影,作B点在上的射影,则〈a,e〉=a·e110.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设a=,b=则(1)a+b=;(2)a-b=;(3)λa= (λ∈R);(4)a·b=;111.设A,B,则= .112.空间的线线平行或垂直设,,则;.113.夹角公式设a=,b=,则cos〈a,b〉=.推论 ,此即三维柯西不等式.114. 四面体的对棱所成的角四面体中, 与所成的角为,则.115.异面直线所成角=(其中()为异面直线所成角,分别表示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116.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平面的法向量).117.若所在平面若与过若的平面成的角,另两边,与平面成的角分别是、,为的两个内角,则.特别地,当时,有.118.若所在平面若与过若的平面成的角,另两边,与平面成的角分别是、,为的两个内角,则.特别地,当时,有.119.二面角的平面角或(,为平面,的法向量).120.三余弦定理设AC是α内的任一条直线,且BC⊥AC,垂足为C,又设AO与AB所成的角为,AB与AC所成的角为,AO与AC所成的角为.则.121. 三射线定理若夹在平面角为的二面角间的线段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成的角是,,与二面角的棱所成的角是θ,则有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12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若A,B,则 =.123.点到直线距离(点在直线上,直线的方向向量a=,向量b=).124.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两异面直线,其公垂向量为,分别是上任一点,为间的距离).125.点到平面的距离(为平面的法向量,是经过面的一条斜线,).126.异面直线上两点距离公式..(). (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θ,其公垂线段的长度为h.在直线a、b上分别取两点E、F,,,). 127.三个向量和的平方公式128. 长度为的线段在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上的射影长分别为,夹角分别为,则有.(立体几何中长方体对角线长的公式是其特例).129. 面积射影定理 .(平面多边形及其射影的面积分别是、,它们所在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为).130. 斜棱柱的直截面已知斜棱柱的侧棱长是,侧面积和体积分别是和,它的直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和,则① .②.131.作截面的依据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则这三条交线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132.棱锥的平行截面的性质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对应成比例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方);相应小棱锥与小棱锥的侧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133.欧拉定理(欧拉公式)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棱数E和面数F).(1)=各面多边形边数和的一半.特别地,若每个面的边数为的多边形,则面数F与棱数E的关系:;(2)若每个顶点引出的棱数为,则顶点数V与棱数E的关系:.134.球的半径是R,则其体积,其表面积.135.球的组合体 (1)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2)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棱长, 正方体的棱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3) 球与正四面体的组合体:棱长为的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外接球的半径为.136.柱体、锥体的体积137.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138.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139.排列数公式 ==.(,∈N*,且).注:规定.140.排列恒等式 (1);(2);(3); (4);(5).(6) .141.组合数公式 ===(∈N*,,且).142.组合数的两个性质(1)= ;(2) +=.注:规定.143.组合恒等式(1);(2);(3); (4)=;(5).(6).(7). (8).(9).(10).144.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 .145.单条件排列以下各条的大前提是从个元素中取个元素的排列.(1)“在位”与“不在位”①某(特)元必在某位有种;②某(特)元不在某位有(补集思想)(着眼位置)(着眼元素)种.(2)紧贴与插空(即相邻与不相邻)①定位紧贴:个元在固定位的排列有种.②浮动紧贴:个元素的全排列把k个元排在一起的排法有种.注:此类问题常用捆绑法;③插空:两组元素分别有k、h个(),把它们合在一起来作全排列,k个的一组互不能挨近的所有排列数有种.(3)两组元素各相同的插空 个大球个小球排成一列,小球必分开,问有多少种排法?当时,无解;当时,有种排法.(4)两组相同元素的排列:两组元素有m个和n个,各组元素分别相同的排列数为.146.分配问题(1)(平均分组有归属问题)将相异的、个物件等分给个人,各得件,其分配方法数共有.(2)(平均分组无归属问题)将相异的·个物体等分为无记号或无顺序的堆,其分配方法数共有.(3)(非平均分组有归属问题)将相异的个物体分给个人,物件必须被分完,分别得到,,…,件,且,,…,这个数彼此不相等,则其分配方法数共有.(4)(非完全平均分组有归属问题)将相异的个物体分给个人,物件必须被分完,分别得到,,…,件,且,,…,这个数中分别有a、b、c、…个相等,则其分配方法数有 .(5)(非平均分组无归属问题)将相异的个物体分为任意的,,…,件无记号的堆,且,,…,这个数彼此不相等,则其分配方法数有.(6)(非完全平均分组无归属问题)将相异的个物体分为任意的,,…,件无记号的堆,且,,…,这个数中分别有a、b、c、…个相等,则其分配方法数有.(7)(限定分组有归属问题)将相异的()个物体分给甲、乙、丙,……等个人,物体必须被分完,如果指定甲得件,乙得件,丙得件,…时,则无论,,…,等个数是否全相异或不全相异其分配方法数恒有.147.“错位问题”及其推广贝努利装错笺问题:信封信与个信封全部错位的组合数为.推广: 个元素与个位置,其中至少有个元素错位的不同组合总数为.148.二项式定理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149.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150.互斥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B)=P(A)+P(B).151.个互斥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1+A2+…+An)=P(A1)+P(A2)+…+P(An).152.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A)·P(B).153.n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P(A1· A2·…· An)=P(A1)· P(A2)·…· P(An).154.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15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两个性质(1);(2).156.数学期望157.数学期望的性质(1)(2)若~,则.(3) 若服从几何分布,且,则.158.方差159.标准差=.160.方差的性质(1);(2)若~,则.(3) 若服从几何分布,且,则.161.方差与期望的关系.162.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式中的实数μ,(>0)是参数,分别表示个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163.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164.对于,取值小于x的概率..165.回归直线方程 ,其中.166.相关系数 .|r|≤1,且|r|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r|越接近于0,相关程度越小.167.在处的导数(或变化率或微商).168.瞬时速度.169.在的导数.170.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的切线方程是.171.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1) (C为常数).(2) .(3) .(4) . (5) ;.(6) ; .172.导数的运算法则(1).(2).(3).173.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函数在点处有导数,函数在点处的对应点U处有导数,则复合函数在点处有导数,且,或写作.174.判别是极大(小)值的方法当函数在点处连续时,(1)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则是极大值;(2)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则是极小值.175.复数的相等.()176.复数的模(或绝对值)==.177.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1);(2);(3);(4).

总结高中数学解题方法

建议您自己归纳,不管是卖的还是别人的都不如自己归纳的更适合自己,而且比做题更有好处

成都市高中数学必修顺序是什么样的?每学期学哪几本书

高一上:必修1、必修4的第1、2章;高一下:必修4剩下、必修2、必修5;高二上:必修3、选修2-1;高二下:选修2-2、2-3。高三全是复习,望楼主采纳

高中数学真的很难吗?

你不要有恐惧的心理,每个人看问题都不一样,看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只有自己实践得出的结果才最可靠,高中的数学并不是很难,就是有些抽象,只要开头打好了,后面学起来还是可以的。

求教正态分布函数的不定积分本人只是高中生,高数知道

这是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特别地,当σ=1,μ=0时,为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为实际上这个函数的不定积分没有初等解析解,即无法由初等函数的有限次加减乘除及复合运算表达出来,但是可以通过无穷个幂函数的和表达出来【幂级数】:除了幂级数以外,还可以表示为其他函数项级数的形式。

高中英语美文摘抄

  阅读经典美文是拓宽思维、增长见识、丰富情感、涵养素质的最有效手段。我整理了高中英语美文,欢迎阅读!   高中英语美文篇一   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摘录   Let every nation know, whether it wishes us well or ill, that we shall pay any price,bear any burden,   告知诸国,不论是希望我们好或不好的国家,我们都会不惜任何代价,   meet any hardship, support any friend, oppose any foe, to assure the survival and success of liberty.   承担任何重任,不辞艰辛地支持友邦,对抗敌国,以确保自由的存续与成功。   To those old allies whose cultural and spiritual origins we share, we pledge the loyalty of faithful friends.   对于那些在文化上或精神上与我们同源的旧盟邦,我们保证会以挚友的忠贞来对待他们。   United, there is little we cannot do in a host of cooperative ventures.   我们若团结合作,则从事种种的合作计划几乎是无所不能。   Divided, there is little we can do, for we dare not meet a powerful challenge at odds and split asunder.   但若分裂,我们将一筹莫展,因为如果我们自己由于意见分歧而分裂,便不敢面对强敌。   To those new states whom we welcome to the ranks of the free,   至于那些新兴国家,我们则欢迎他们加入自由国家的行列。   we pledge our word that one form of colonial control shall not have passed away merely to be replaced by a far more iron tyranny.   我们誓言殖民统治结束后不会有更残酷的暴政来取代。   We shall not always expect to find them supporting our view.   我们并不期望这些新兴的国家会永远支持我们的观点。   But we shall always hope to find them strongly supporting their own freedom-and to remember that,   但是我们永远希望他们能固守属于自己的自由—而且也希望我们自己能永远记得,   in the past, those who foolishly sought to find power by riding the back of the tiger ended up inside.   在过去,愚昧地试图骑着虎背仗势求权的人结果反入虎腹。   To those peoples in the huts and villages of half the globe struggling to break the bonds of mass misery,   对于那些居住在茅屋与村落里正奋力挣脱集体悲惨命运的另一半地球民族,   we pledge our best efforts to 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 for whatever period is required.   只要他们需要,不管到何年何月,我们保证将尽全力帮助他们自救。   高中英语美文篇二   Increasing Confidence   Robert Stuberg   The world is changing rapidly and most people are very anxious about it. In fact, I think it might even be stronger and more accurate to say that most people are downright fearful of what they see going on around them.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novation are completely altering many aspects of our lives and it doesn"t stop there. Economic changes, social changes, scientific changes, political changes… the list is endless. However, the big question we all face is how are we going to respond to these changes?   While the specific answers about what to do take time and thought to uncover, the best way to approach the future and all of the changes it will bring can be summed up in one word: Confidence.   Personal confidenc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assets we all possess. Certainly some people seem to have much more of it than others but I believe that confidence is a skill that we can all develop. In some ways, it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 we can develop.   With confidence, all things are within the realm of possibility. Without confidence, even the smallest challenges seem insurmountable.   What I find fascinating is that people with confidence always seem to end up on top. They seem to overcome the obstacles that stand in their way. It"s as if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run from the person who has confidence.   I think what"s so difficult for most people is the belief that confidence has to be based on having a specific solution at hand but that"s just not true.   What we all respect and admire is the person who can stand up against overwhelming difficulties and persevere without an answer.   Here"s the secret that most people never get. Life"s challenges are no match for the person with unstoppable confidence. While the problems or challenges might seem too big to be overcome, the person with confidence always finds a way to win regardless of the circumstances.   Ultimately, life"s challenges run and hide from the person that maintains confidence.   This is hard lesson to learn. The problems of life seem so big and scary and we often think of ourselves as so small and fragile. But that"s not the way it is. That"s the illusion that most people by into, but it"s not the truth.   The truth is that we are bigger than anything that can ever happen to us in life. We have the power and ability to overcome any obstacle in our path. And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we possess is personal confidence, believing in your ability to overcome the current challenge just like we have done so many times in the past.   Whatever challenge is currently in your life, know that it"s there to help you grow and expand. Use the problems you encounter to help you build your personal confidence. Remember, you wouldn"t have the problem if you didn"t have the power to overcome it. Expanding your personal confidence will allow you to take on whatever you need to in order to fulfill your personal mission.   高中英语美文篇三   A Reporter Quotes His Sources   It"s rather difficult in these noisy, confusing, nerve-racking days to achieve the peace of mind in which to pause for a moment to reflect on what you believe in. There"s so little time and opportunity to give it much thought—though it is the thing we live by; and without it, without beliefs, human existence today would hardly be bearable.   My own view of life, like everyone else"s, is conditioned by personal experience. In my own case, there were two experiences, in particular, which helped to shape my beliefs: years of life and work under a totalitarian regime, and a glimpse of war.   Living in a totalitarian land taught me to value highly—and fiercely—the very things the dictators denied: tolerance, respect for others and, above all, the freedom of the human spirit.   A glimpse of war filled me with wonder not only at man"s courage and capacity for self-sacrifice, but at his stubborn, marvelous will to preserve, to endure, to prevail—amidst the most incredible savagery and suffering. When you saw people—civilians—who where bombed out, or who, worse, had been hounded in the concentration camps or worked to a frazzle in the slave-labor gangs—when you saw them come out of these ordeals of horror and torture, still intact as human beings, with a will to go on, with a faith still in themselves, in their fellow man, and in God, you realized that man was indestructible. You appreciated, too, that despite the corruption and cruelty of life, man somehow managed to retain great virtues: love, honor, courage, self-sacrifice, compassion.   It filled you with a certain pride just to be a member of the human race. It renewed your belief in your fellow men.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days (in this Age of Anxiety) when a human being feels awfully low and discouraged. I myself find consolation at such moments by two means: trying to develop a sense of history, and renewing the quest for inner life.   I go back, for example, to reading Plutarch. He reminds you that even in the golden days of Greece and Rome, from which so much that is splendid in our own civilization derives, there was a great deal of what we find so loathsome in life today: war, strife, corruption, treason, double-crossing, intolerance, tyranny, rabble-rousing. Reading history thus gives you perspective. It enables you to see your troubles relatively. You don"t take them so seriously then.   Finally, I find that most true happiness comes from one"s inner life; from the disposition of the mind and soul. Admittedly, a good inner life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especially in these trying times. It takes reflection and contemplation. And self-discipline. One must be honest with oneself, and that"s not easy. (You have to have patience and understanding. And, when you can, seek God.)   But the reward of having an inner life, which no outside storm or evil turn of fortune can touch, is, it seems to me, a very great one.

求高中数学函数的基本性质重要知识点

上百度查

求人教版数学高中所有知识点总结 QQ693106065

2021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公式大全高中必背(完整版)

高中数学是一门比较占分的科目,有繁多的公式和数值,让很多的同学感到头疼。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及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仅供大家参考。 1.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 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 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 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 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 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 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 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 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 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2.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函数,象限符号坐标注。 函数图象单位圆,周期奇偶增减现。 同角关系很重要,化简证明都需要。 正六边形顶点处,从上到下弦切割; 中心记上数字1,连结顶点三角形; 向下三角平方和,倒数关系是对角, 变成税角好查表,化简证明少不了。 二的一半整数倍,奇数化余偶不变, 将其后者视锐角,符号原来函数判。 两角和的余弦值,化为单角好求值, 余弦积减正弦积,换角变形众公式。 和差化积须同名,互余角度变名称。 计算证明角先行,注意结构函数名, 保持基本量不变,繁难向着简易变。 逆反原则作指导,升幂降次和差积。 条件等式的证明,方程思想指路明。 万能公式不一般,化为有理式居先。 公式顺用和逆用,变形运用加巧用; 1加余弦想余弦,1减余弦想正弦, 幂升一次角减半,升幂降次它为范; 三角函数反函数,实质就是求角度, 先求三角函数值,再判角取值范围; 利用直角三角形,形象直观好换名, 简单三角的方程,化为最简求解集; 3.不等式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 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 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 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 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 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4.数列 等差等比两数列,通项公式N项和。 两个有限求极限,四则运算顺序换。 数列问题多变幻,方程化归整体算。 数列求和比较难,错位相消巧转换, 取长补短高斯法,裂项求和公式算。 归纳思想非常好,编个程序好思考: 一算二看三联想,猜测证明不可少。 还有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程序化: 首先验证再假定,从K向着K加1, 推论过程须详尽,归纳原理来肯定。 5.复数 虚数单位i一出,数集扩大到复数。 一个复数一对数,横纵坐标实虚部。 对应复平面上点,原点与它连成箭。 箭杆与X轴正向,所成便是辐角度。 箭杆的长即是模,常将数形来结合。 代数几何三角式,相互转化试一试。 代数运算的实质,有i多项式运算。 i的正整数次慕,四个数值周期现。 一些重要的结论,熟记巧用得结果。 虚实互化本领大,复数相等来转化。 利用方程思想解,注意整体代换术。 几何运算图上看,加法平行四边形, 减法三角法则判;乘法除法的运算, 逆向顺向做旋转,伸缩全年模长短。 三角形式的运算,须将辐角和模辨。 利用棣莫弗公式,乘方开方极方便。 辐角运算很奇特,和差是由积商得。 四条性质离不得,相等和模与共轭, 两个不会为实数,比较大小要不得。 复数实数很密切,须注意本质区别。 6.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 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 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 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不重不漏多思考,捆绑插空是技巧。 排列组合恒等式,定义证明建模试。 关于二项式定理,中国杨辉三角形。 两条性质两公式,函数赋值变换式。 7.立体几何 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台球为代表。 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 垂直平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 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 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 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 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平面。 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 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 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 8.平面解析几何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 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 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 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 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 平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 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悬赏!谁能帮我归纳一下高中的函数知识?具体的

三角:非重点,主要掌握两角和(差)公式(诱导公式可以由此推出);记住各个三角函数的图象定义域:简单值域:融合了基本不等式,有各种方法,换元(三角换元等)、画图……建议多做题,重点反函数:三角反函数及三角函数的混合运算,画个三角形直接拿出来算,最后再注意定义域;其他反函数简单奇偶性:负负得正抽象函数及函数方程:也算重点,只有一种办法,赋值,猜几个数带进去算啊总之函数不是重点,大题考解析数列,但要彻底弄懂这块内容不下苦功是不行的,这么点地方是不够具体总结的

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导数 数列 三角函数 等

肖博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一更

从今天开始老师逐步给大家总结现阶段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如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或咨询解题技巧,查看视频教程等相关问题,欢迎同学们给肖老师留言!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肖博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以上为肖博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版第一部分总结,关注后续持续更新
 首页 上一页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461 462 463 464 46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