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请给一些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

化学:1.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磷和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3.铁锈 4.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火药的制成.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它由C、H、O所组成,化学式为Cn(H2O)n,又叫碳水化合物.糖类包括单糖、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生物界对能量的需要和利用均离不开糖类.糖类物质的主要生物功能就是通过生物氧化而提供能量,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生物界对太阳能的利用归根到底始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CO2的固定,与这两种现象密切相关的都是糖类的合成.光合作用是自然界将光能转化变为化学能的主要途径.糖类不仅是生物体的能量来源,而且在生物体内发挥其它作用,它对各类生物体的结构也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有时还起到解毒的作用等.总之,糖类是生命体维持生命所不可或缺的. 蛋白质亦然.1839年德国化学家Mnlder G T给它起名叫做蛋白质(Protein),意思是“头等重要”,可见其重要性.所有蛋白质都含C,N,O,H元素,大多含S或P,有的还含其它元素.蛋白质是氨基酸聚合物,水解时产生的单体叫氨基酸.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它的广泛而多变的功能决定了它们在生理上的重要性.有的蛋白质起运输作用,有的起调节或防御作用.酶也是蛋白质,起催化作用,对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而核苷酸是由碱基、戊糖与磷酸组成.核酸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大类.DNA是生物遗传物质,它们都是控制遗传的关键,其中DNA的重组技术是遗传工程研究的主导技术.遗传工程的研究的发展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食品与营养、健康与环境、资源与能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辟新途径,也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如果采用DN重组及细胞融合等技术改造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的生产菌,氨基酸的含量就能提高几十倍,生产成本就大大降低.这些氨基酸产品广泛用于营养食品、助鲜及饲料添加剂等生,从而部分代替了粮食产品.如果生物固氮的遗传工程能培养出自行供氮的作物,使一切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都像豆科植物一样能自行固定分子态氮并转化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状态,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作物的蛋白质含量,还能大大节省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总之,不管是生命本身作为一个过程,还是生命得以维持所必须依赖的外在物质条件,都离不开化学.没有生命还有化学,没有了化学就绝对不会再有生命存在.化学是生命存在的支柱,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1、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分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 2、水壶和热水瓶胆使用久了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食醋可以除掉水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 2CH3COOH ═══(CH3COO)2Ca + H2O + CO2 ↑, Mg(OH)2 +2CH3COOH ═══(CH3COO)2Mg + 2H2O . 3、用石灰浆抹的墙壁,日久会变硬.发生的反应的为: CO2 + Ca(OH)2═══ CaCO3↓+ H2O . 4、胃酸过多的人可服用胃舒平:3HCl + Al(OH)3═══AlCl3 + 3H2O . 5、 制作松花蛋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纯碱、生石灰、氯化钠、碳酸钾、水等,制作时发生的反应: CaO + H2O ═══ Ca(OH)2 ,Na2CO3+ Ca(OH)2═══ CaCO3↓+ 2 NaOH, K2CO3+ Ca(OH)2═══ CaCO3↓+2 KOH . 6、工厂烧煤的烟囱冒出的烟气中含有SO2 ,常污染环境,可将其通入烧碱溶液或熟石灰中进行吸收: SO2 + 2NaOH═══ Na2SO3+ H2O ,SO2 +Ca(OH)2═══CaSO3+ H2O . 7、煤炉里煤的燃烧:C + O2 ═══ CO2 , CO2 + C ═══ 2CO ,2CO + O2 ═══ 2CO2 . 8、用煤炉烧水,水开时少量水溢到通红的煤上,火不但不熄灭,反而窜出更高的火苗:C + H2O═══CO + H2 ,2CO + O2 ═══ 2CO2 . 9、在汽油中加入酒精可得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使用既可以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 面又可以减轻大气污染.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 ═══ 2CO2 +3 H2O . 10、牙膏中常加入轻质碳酸钙以增大摩擦.轻质碳酸钙的生产过程是: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生成生石灰;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③向熟石灰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 酸钙.发生的反应为:①CaCO3 ═══ CaO + CO2↑;②CaO+H2O═══Ca(OH)2; ③CO2+ Ca(OH)2═══CaCO3↓+ H2O . 1、筷子的原理是杠杆 2、钟表的时针转动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日光灯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自感现象 4、夏天炎热时向地面泼水是利用了蒸发降温的原理 5、坐车时启动或刹车都坐不稳是因为惯性 6、加油站设在空旷处是因为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压强越小,越不容易发生爆炸 7、灯开久了会发热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8、电视出现图象是示波器的进化 9、被门夹到手指会变形是力的作用效果 10、人能走动、动物能爬或走是因为摩擦力的贡献

生活中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分别有哪些

1、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分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2、水壶和热水瓶胆使用久了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食醋可以除掉水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 2CH3COOH ═══(CH3COO)2Ca + H2O + CO2 ↑, Mg(OH)2 +2CH3COOH ═══(CH3COO)2Mg + 2H2O . 3、用石灰浆抹的墙壁,日久会变硬。发生的反应的为:CO2 + Ca(OH)2═══ CaCO3↓+ H2O .4、胃酸过多的人可服用胃舒平:3HCl + Al(OH)3═══AlCl3 + 3H2O .5、 制作松花蛋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纯碱、生石灰、氯化钠、碳酸钾、水等,制作时发生的反应: CaO + H2O ═══ Ca(OH)2 ,Na2CO3+ Ca(OH)2═══ CaCO3↓+ 2 NaOH,K2CO3+ Ca(OH)2═══ CaCO3↓+2 KOH .6、工厂烧煤的烟囱冒出的烟气中含有SO2 ,常污染环境,可将其通入烧碱溶液或熟石灰中进行吸收: SO2 + 2NaOH═══ Na2SO3+ H2O ,SO2 +Ca(OH)2═══CaSO3+ H2O . 7、煤炉里煤的燃烧:C + O2 ═══ CO2 , CO2 + C ═══ 2CO ,2CO + O2 ═══ 2CO2 .8、用煤炉烧水,水开时少量水溢到通红的煤上,火不但不熄灭,反而窜出更高的火苗:C + H2O═══CO + H2 ,2CO + O2 ═══ 2CO2 .9、在汽油中加入酒精可得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使用既可以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又可以减轻大气污染。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 ═══ 2CO2 +3 H2O .10、牙膏中常加入轻质碳酸钙以增大摩擦。轻质碳酸钙的生产过程是: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生成生石灰;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③向熟石灰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发生的反应为:①CaCO3 ═══ CaO + CO2↑;②CaO+H2O═══Ca(OH)2;③CO2+ Ca(OH)2═══CaCO3↓+ H2O .1、筷子的原理是杠杆 2、钟表的时针转动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日光灯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自感现象 4、夏天炎热时向地面泼水是利用了蒸发降温的原理 5、坐车时启动或刹车都坐不稳是因为惯性 6、加油站设在空旷处是因为压强与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压强越小,越不容易发生爆炸 7、灯开久了会发热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8、电视出现图象是示波器的进化 9、被门夹到手指会变形是力的作用效果 10、人能走动、动物能爬或走是因为摩擦力的贡献

日常生活中化学反应有哪些

日常的化学反应,比较常见就是氧化反应,原因是我们身处环境是控气,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都是氧化剂,氧气,比铁生锈,木炭燃烧,铜生铜绿。都是因为氧气存在。夏天,打雷闪电,会使氧气和氮气化合,最后合成农作物需要氮肥,这是大自然恩赐。这都是日常可见化学反应。aqui te amo。

生活中的有哪些化学反应?

生活中化学反应比较多,比如铁放在外面就会慢慢生锈,用石灰水刷墙,也是化学。还有就是烧石灰,y还有天然气做饭,天然气燃烧也是化学反应。等。aqui te amo。

日常生活中化学反应有哪些,

1、铁在会被氧化,生成氧化铁。2、食物放在空气中会发馊。

生活中有哪些化学反应

1、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分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2、水壶和热水瓶胆使用久了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食醋可以除掉水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 2CH3COOH ═══(CH3COO)2Ca + H2O + CO2 ↑, Mg(OH)2 +2CH3COOH ═══(CH3COO)2Mg + 2H2O . 3、用石灰浆抹的墙壁,日久会变硬。发生的反应的为:CO2 + Ca(OH)2═══ CaCO3↓+ H2O .4、胃酸过多的人可服用胃舒平:3HCl + Al(OH)3═══AlCl3 + 3H2O .5、 制作松花蛋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纯碱、生石灰、氯化钠、碳酸钾、水等,制作时发生的反应: CaO + H2O ═══ Ca(OH)2 ,Na2CO3+ Ca(OH)2═══ CaCO3↓+ 2 NaOH,K2CO3+ Ca(OH)2═══ CaCO3↓+2 KOH .6、工厂烧煤的烟囱冒出的烟气中含有SO2 ,常污染环境,可将其通入烧碱溶液或熟石灰中进行吸收: SO2 + 2NaOH═══ Na2SO3+ H2O ,SO2 +Ca(OH)2═══CaSO3+ H2O . 7、煤炉里煤的燃烧:C + O2 ═══ CO2 , CO2 + C ═══ 2CO ,2CO + O2 ═══ 2CO2 .8、用煤炉烧水,水开时少量水溢到通红的煤上,火不但不熄灭,反而窜出更高的火苗:C + H2O═══CO + H2 ,2CO + O2 ═══ 2CO2 .9、在汽油中加入酒精可得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使用既可以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又可以减轻大气污染。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 ═══ 2CO2 +3 H2O .10、牙膏中常加入轻质碳酸钙以增大摩擦。轻质碳酸钙的生产过程是: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生成生石灰;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③向熟石灰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发生的反应为:①CaCO3 ═══ CaO + CO2↑;②CaO+H2O═══Ca(OH)2;③CO2+ Ca(OH)2═══CaCO3↓+ H2O .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化学反应

酸碱与日用品 日用化学酸碱品涉及面很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许多种用品,如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合成纤维制品、肥皂、洗涤剂、化妆品、香精、文化用品等都是化学酸碱品,种类繁多。 爽身粉 爽身粉,主要作用是做沐浴后滑爽肌肤和吸收汗液用,是一种男女老幼均适用的卫生用品。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粉,再配一些碳酸钙、碳酸镁、氧化锌、高岭土、硬脂酸锌、硬脂酸镁及少量作为杀菌消毒用的硼酸等。为了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在配方组中还要加入少量的薄荷脑等。 漂白剂 漂白剂可以除掉用一般方法不能洗涤的污垢。含氯漂白剂如次氯酸钠,虽有较强的漂白作用,但因为它有氯气味,储存时容易分解并可破坏织物和染料,故一般使用不含氯的硼酸钠或过硼酸钠作为漂白剂。

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生活中实例有哪些?具体应用可见的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烧煤时将煤块弄小点更容易燃烧(增大一定量固体的表面积,利于化学速率的加快) 做面食类(如馒头),之前的发酵其实用的就是酵母菌的催化(催化剂) 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食用油脂里加入没食子酸正丙酯,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催化剂——PS:催化剂不一定都是加快反应速率,这里的没(读mo)食子酸就是一种减慢速率的,即负催化剂) .因为金属容易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原电池反应比一般化学反应快很多倍,所以腐蚀慢汽油燃烧放出大量热,温度越高,化学反应越快,促进了烃燃烧,所以就容易转换还有比如说我们将铁表面油漆,就是为了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接触面积)

生活中有哪些化学反应 最好有相关的现象.谢谢了

1、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能与氧气、水分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2、水壶和热水瓶胆使用久了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用食醋可以除掉水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 + 2CH3COOH ═══(CH3COO)2Ca + H2O + CO2 ↑, Mg(OH)2 +2CH3COOH ═══(CH3COO)2Mg + 2H2O . 3、用石灰浆抹的墙壁,日久会变硬.发生的反应的为:CO2 + Ca(OH)2═══ CaCO3↓+ H2O .4、胃酸过多的人可服用胃舒平:3HCl + Al(OH)3═══AlCl3 + 3H2O .5、 制作松花蛋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有纯碱、生石灰、氯化钠、碳酸钾、水等,制作时发生的反应: CaO + H2O ═══ Ca(OH)2 ,Na2CO3+ Ca(OH)2═══ CaCO3↓+ 2 NaOH,K2CO3+ Ca(OH)2═══ CaCO3↓+2 KOH .6、工厂烧煤的烟囱冒出的烟气中含有SO2 ,常污染环境,可将其通入烧碱溶液或熟石灰中进行吸收: SO2 + 2NaOH═══ Na2SO3+ H2O ,SO2 +Ca(OH)2═══CaSO3+ H2O . 7、煤炉里煤的燃烧:C + O2 ═══ CO2 , CO2 + C ═══ 2CO ,2CO + O2 ═══ 2CO2 .8、用煤炉烧水,水开时少量水溢到通红的煤上,火不但不熄灭,反而窜出更高的火苗:C + H2O═══CO + H2 ,2CO + O2 ═══ 2CO2 .9、在汽油中加入酒精可得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的使用既可以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又可以减轻大气污染.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3O2 ═══ 2CO2 +3 H2O .10、牙膏中常加入轻质碳酸钙以增大摩擦.轻质碳酸钙的生产过程是: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生成生石灰;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③向熟石灰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发生的反应为:①CaCO3 ═══ CaO + CO2↑;②CaO+H2O═══Ca(OH)2;③CO2+ Ca(OH)2═══CaCO3↓+ H2O .

生活中利用化学反应的例子

生活中利用化学反应的例子如下:1、光合作用——光的使者,养分的源泉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食物(葡萄糖)和氧气。这是日常化学反应最常见的一种也最重要的一个,因为通过这个反应植物为自己和动物生产食物,而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2、细胞呼吸——与氧气的亲密接触与光合作用相反,细胞呼吸的反应过程是将能量分子结合我们吸入的氧气释放细胞所需的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细胞能够使用的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一种叫做三磷酸腺苷(ATP)的化学能。3、燃烧——翻滚的化学反应相信这个大家都不陌生,每次点燃一根火柴,升一把火,或者是搞一次烧烤,你都会看到那跳动着的艳丽火苗。燃烧反应很多,举例来讲,一些壁炉和气体烤炉的化学反应是丙烷的燃烧反应。4、生锈——一种再常见不过的化学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变成一种红色,片状覆层称为生锈。这是一种氧化反应的一个例子。日常生活中形成铜表面的铜绿和银变色都属于这类。铁的生锈的化学方程式:Fe+O2+H2O→Fe2O3·XH2O。5、消化——最日常的化学反应在消化过程中成千上万化学反应的发生。只要你把食物放进嘴里,在你的唾液淀粉酶开始将糖和其他碳水化合物分解成更简单的形式以便身体可以吸收。盐酸在你的肚子与食物反应将其分解,而酶的作用则是切断蛋白质和脂肪,使它们能够通过肠壁被吸收进入血液。

有关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t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10000molCaCO3(s)=CaO(s)+CO2(g)△H=178.2kJ/mol1mol碳酸钙煅烧需178.2kJ能量C(s)+O2(g)=CO2(g)△H=-393.5kJ/mol1mol焦炭燃烧释放393.5kJkJ能量设需要焦炭Nmol所以有393.5kJ/mol*Nmol>=178.2kJ/mol*10000molN>=4528.6至少需用多少千克焦炭12g/mol*4528.6mol=54343g=54.343kg

如何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1)反应热与温度和压强等测定条件有关,所以书写时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5℃、101kPa时,可以不注明)。(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时,还需将晶态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 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3)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分子个数或原子个数,因此,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4)△H只能写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则△H为“-”;若为吸热反应,则△H为“+”。其单位一般为kJ/mol。同一化学反应,若化学计量数不同时△H的值不同。若化学计量数相同,当反应物、生成物状态不同时,△H的值也不同。(5)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6)不标“↑”或“↓”。(7)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需要写反应条件,例如:△(加热),因为聚集状态已标出。(8)有机热化学方程式用“=”,不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应用1840年俄国的化学家赫斯(Hess)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热化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它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赫斯定律的建立,使得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向普通代数方程式一样进行计算,有很大的实用性。可以从已知的反应热数据,经过加减运算得到难以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热数据。使用时应注意聚集状态和反应条件是否不同。

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燃烧热的要点: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否掉A),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否掉B). 你说的对,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系数为1.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作用是什么?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热变化的方程式。它通常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热(或焓变化)三个部分。例如,对于下面的反应:2H2(g) + O2(g) 2H2O(l) + 572 kJ其中,2H2(g)和O2(g)是反应物,2H2O(l)是生成物,572 kJ是反应热。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在这个反应中,2摩尔的氢气和1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2摩尔的水,并且反应放出572千焦耳的热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例如反应热、反应焓、反应熵等。它们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和工业生产中的热能利用都非常重要。

如何理解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的热能变化。它通常表现为在化学方程式的右上角写有ΔH(热变)值,表示反应的焓变(热变化)。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热变(ΔH)的正负来判断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具体来说,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反应物1 + 反应物2 + ... → 生成物1 + 生成物2 + ... + 热能变化(ΔH)通过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变化。正值的ΔH表示反应是放热反应,即反应释放热量;负值的ΔH表示反应是吸热反应,即反应吸收热量。ΔH的单位通常为焦耳(J)或千焦(kJ)。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还可以应用于计算和预测反应热变化。通过熟悉不同化学反应的热变化值,我们可以估计反应的吸热或放热程度,并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化学反应过程。

如何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时,还需将晶态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 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3)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

化学反应ΔH怎么计算

有三个算法 1 用 反应物 的键能 减去生成物的键能 2 用反应放出的总能量 减去 反应吸收的总能量 3:△H=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强调总能量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热化学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代表着一个假想的过程,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投料量比所需量要多,只是过量反应物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即使是一个无法全部完成的反应,也不会因此影响反应的反应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应用:1840年俄国的化学家赫斯(Hess)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它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赫斯定律的建立,使得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向普通代数方程式一样进行计算,有很大的实用性。可以从已知的反应热数据,经过加减运算得到难以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热数据。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代表着一个假想的过程,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投料量比所需量要多,只是过量反应物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即使是一个无法全部完成的反应,也不会因此影响反应的反应热。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写出反应的计量方程式,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2)各物质化学式右侧用圆括弧()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可以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固体有不同晶态时,还需将晶态注明,例如S(斜方),S(单斜),C(石墨),C(金刚石)等。溶液中的反应物质,则须注明其浓度,以aq代表水溶液,(aq,∝) 代表无限稀释水溶液。(3)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1)普通化学方程式只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它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3)相同条件(温度、压强),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互逆反应,不一定是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反应和逆向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4)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5)关于反应热的大小比较问题,注意理解: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比较Q(热量值),那么就只与反应热的数值有关,与“+”“-”符号无关,“+”“-”只表示吸热或放热

高中化学——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N2(g)+3H2(g)=(可逆符号)2NH3(g)ΔH=92.2kj/mol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A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则水蒸气分解生成H2和O2需吸收热量,且数值与前者相等.A项,1molH2O(g)分解生成1molH2(g)和0.5molO2,需吸收242KJ热量,正确;B项H2O应为气态.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什么意思?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有:CaCO3(s)+=CaO(s)+CO2(g);△H=+1777kJ/mol。C(石墨)+O2(g)= CO2(g);△H=-393.51kJu2022mol-1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1840年俄国的化学家赫斯(Hess)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热化学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他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赫斯定律的建立,使得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像普通代数方程式一样进行计算,有很大的实用性。可以从已知的反应热数据,经过加减运算得到难以通过实验测定的反应热数据。使用时应注意聚集状态和反应条件是否不同。热化学方程式的简介:是用以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意义为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一个反映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1、注意测定的条件需注明反应热测定的温度和压强,如不注明条件,即指25℃,1.01×10u23ebPa。2、注意ΔH的标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ΔH,若为吸热反应,ΔH为“+”,若为放热反应,ΔH为“u2212”,单位一般为kJ/mol或kJ·mol;根据焓的性质,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ΔH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方程式:1、CaCO3(s)+=CaO(s)+CO2(g);△H=+1777kJ/mol。2、C(石墨)+O2(g)=CO2(g);△H=-393.51kJu2022mol-1。3、N2H4(g)+O2(g)=N2(g)+2H2O(g);△H=-534kJ/mol。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1.普通化学方程式只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它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3.相同条件(温度、压强),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互逆反应,不一定是可逆反应),正向进行的反应和逆向进行的反应,其反应热△H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4.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5.关于反应热的大小比较问题,注意理解: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比较Q(热量值),那么就只与反应热的数值有关,与“+”“-”符号无关,“+”“-”只表示吸热或放热;其二是比较△H,那么就与“+”“-”符号有关。

大学课程里的《有机化学》,写化学反应试时,需要配平吗

任何一个化学方程式写出来都要配平,如果不配平那就不是一个化学方程式,错误的化学方程式写了不写就没有区别了!

最近做大学有机化学反应习题,有一个问题极为困惑,习题的要求是:完成反应,写出反应的主要产物。

有机反应主要写出主要的产物就可以了,而且反应方程式用的是箭头而不是等号或可逆号,重点是主要物质之间的转化,由此可见一斑。。。考试时按书上和标准答案都可以的,不会算你错。。。

写出硫酸铜遇水变蓝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CuSOu2084+5Hu2082O═CuSOu2084·5Hu2082O

高炉炼铁的过程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CO2

化学问题请问造纸是化学反应吗

化学变化主要有:纸浆的漂白 物理变化主要有:木材粉碎成纸浆,纸浆过滤成纸.(造纸准确的说是纸纸浆从漂白浆到纸的过程.主要是打浆,内施胶加填,混浆,筛选,净化,上网,烘干,涂布,烘干,压光,卷取,分切到成纸(根据纸的不同,有的步骤可省略).所以造纸段主要是物理变化.只有在例如加品蓝品紫以及增白剂等有化学反映.但你说的造纸术,我估计把制浆也算进去了.现在制浆主要是机械法,化学法,化学机械结合的方法.机械法:用磨木的办法使木质素和纤维分离,主要是物理变化.其中的净化筛选等肯定也是物理了.但漂白段是以化学反映为主,例如氧漂,次氯酸法,氯气法的,过氧化氢法的,当然更多的是各种方法结.化学发:主要是用烧碱法,亚硫酸盐法等方法蒸煮.以化学反映为主.而漂白依旧是化学反应为主.)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有哪些?请分别举出一些例子。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三大领域之一,它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工艺。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物理化学、物理、加工成型、应用等方面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高分子化学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领域。如今,建立了颇具规模的高分子合成工业,生产出五彩缤纷的塑料、美观耐用的合成纤维、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高分子合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并列构成材料世界的三大支柱。发展历程合成高分子的历史不过90年,所以高分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今年整整80年,但它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它的内容已超出化学范围,因此,现在常用高分子科学这一名词来更合逻辑地称呼这门学科。狭义的高分子化学,则是指高分子合成和高分子化学反应。人类实际上从一开始即与高分子有密切关系,自然界的动植物包括人体本身,就是以高分子为主要成分而构成的,这些高分子早已被用作原料来制造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人类的主要食物如淀粉、蛋白质等,也都是高分子。只是到了工业上大量合成高分子并得到重要应用以后,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才取得高分子化合物这个名称。后来,经过研究知道,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和那些天然存在的高分子,在结构、性能等方面都具有共同性,因此,就都叫做高分子化合物。工业上或实验室中合成出来的称为合成高分子,一般所说的高分子,大都指合成高分子,天然存在的高分子简称天然高分子。顾名思义,高分子的分子内含有非常多的原子,以化学键相连接,因而分子量都很大。但这还不是充足的条件,高分子的分子结构,还必须是以接合式样相同的原子集团作为基本链节(或称为重复单元)。许多基本链节重复地以化学键连接成为线型结构的巨大分子,称为线型高分子。有时线型结构还可通过分枝、交联、镶嵌、环化,形成多种类型的高分子。其中以若干线型高分子,用若干链段连接在一起,成为巨大的交联分子的称为体型高分子。高分子化学从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可以知道,合成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可以随机地开始和停止。因此,合成高分子是长短、大小不同的高分子的混合物。与分子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一般小分子化合物不同,高分子的分子量只是平均值,称为平均分子量。决定高分子性能的,不仅是平均分子量,还有分子量分布,即各种分子量的分子的分布情况。从其分布中可以看出,在这些长长短短的高分子的混合物中,是较长的多还是较短的多,或者中等长短的多。高分子具有重复链节结构这一科学概念,是德国著名化学家H.施陶丁格

高分子的化学反应有哪些特征?与低分子化学反应有什么区别?

基团间反应后,引入基团或转变成另一基团,形成新的聚合物或者衍生物,与低分子化学反应相比,具有复杂性,反应不完全性,产物不确定性。

有没有关于化学反应的软件

免费的仿真化学实验室系列软件是金华科公司在《仿真物理实验室》和《数理平台》之后的又一力作,它具有全新的概念,严谨的科学性和开放的交互性。仿真化学实验室系列软件是专门针对中学化学教学而精心打造的,既是化学课堂中的教学平台、也是化学教师的课件制作平台和学生的交互式学习平台。它的出现将为现有的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仿真化学实验室系列软件现由三个模块组成: 《仿真化学实验室》、《化学三维分子模型》、《中学化学百科》下载地址http://www.skycn.com/soft/10957.html收费的虚拟化学实验室模拟各种化学反应,还有化学方程式。你可以在这里拥有一个虚拟的个人实验室,移动你的两个手指来控制你的烧杯,加入一些铯到水中,看看有什么变化!这里有各种设备,你可以进行个性化设置你的实验室。http://www.candou.com/ipad/440666387都没用过,原来留意这样的软件来着,不过一直没机会用,楼主试试看下效果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为提高化学反应法用于中药制剂鉴别的可靠性,可采用以下哪些方法

为提高化学反应法用于中药制剂鉴别的可靠性,可采用以下哪些方法中药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原动物和矿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等方法。1、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2、性状鉴定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对一些地区性强或新增的品种,鉴定时常缺乏有关资料和标准样品,可寄送少许样品到生产该药材的省、自治区中药材部门或药品检验所了解情况或请协助鉴定。必要时可到产地调查,采集实物标本,了解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情况,以便进行鉴定研究。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3、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显微鉴定常配合来源、性状及理化鉴定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时,此法较为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将显微鉴定应用到很多中药和中成药制剂的鉴别中。进行显微鉴定,鉴定者必须具有植物(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显微鉴定的方法,因材料和要求的不同而不同。4、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统称为理化鉴定。通过理化鉴定分析中药中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有无和含量的多少,以及有害物质的有无等。

中学化学反应方程式

设HCl质量为X,HNO3质量为YHCl+AgNO3=AgCl(沉淀)+HNO336.5 143.5 63X 14.35g Y36.5 :143.5=X : 14.35gX=3.65g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3.65/36.5X100%=10%143.5 : 63=14.35g : YY=6.3g反应后所得溶液:25+36.5-14.35=47.15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3/47.15X100%=13.3%

给我回答一个题,谢谢。我学的化学反应工程。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一般分为中毒、烧结和热失活、结焦和堵塞三大类。1、中毒引起的失活(1)暂时中毒(可逆中毒)毒物在活性中心上吸附或化合时,生成的键强度相对较弱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除去毒物,使催化剂活性恢复而不会影响催化剂的性质,这种中毒叫做可逆中毒或暂时中毒。(2)永久中毒(不可逆中毒)毒物与催化剂活性组份相互作用,形成很强的的化学键,难以用一般的方法将毒物除去以使催化剂活性恢复,这种中毒叫做不可逆中毒或永久中毒。(3)选择性中毒催化剂中毒之后可能失去对某一反应的催化能力,但对别的反应仍有催化活性,这种现象称为选择中毒。在连串反应中,如果毒物仅使导致后继反应的活性位中毒,则可使反应停留在中间阶段,获得高产率的中间产物。2、结焦和堵塞引起的失活催化剂表面上的含碳沉积物称为结焦。以有机物为原料以固体为催化剂的多相催化反应过程几乎都可能发生结焦[7]。由于含碳物质和/或其它物质在催化剂孔中沉积,造成孔径减小(或孔口缩小),使反应物分子不能扩散进入孔中,这种现象称为堵塞。所以常把堵塞归并为结焦中,总的活性衰退称为结焦失活,它是催化剂失活中最普遍和常见的失活形式。通常含碳沉积物可与水蒸气或氢气作用经气化除去,所以结焦失活是个可逆过程。与催化剂中毒相比,引起催化剂结焦和堵塞的物质要比催化剂毒物多得多。在实际的结焦研究中,人们发现催化剂结焦存在一个很快的初期失活,然后是在活性方面的一个准平稳态,有报道称结焦沉积主要发生在最初阶段(在0.15s内),也有人发现大约有50%形成的碳在前20s内沉积。结焦失活又是可逆的,通过控制反应前期的结焦,可以极大改善催化剂的活性,这也正是结焦失活研究日益活跃的重要因素。3、烧结和热失活(固态转变)催化剂的烧结和热失活是指由高温引起的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变化。高温除了引起催化剂的烧结外,还会引起其它变化,主要包括:化学组成和相组成的变化,半熔,晶粒长大,活性组分被载体包埋,活性组分由于生成挥发性物质或可升华的物质而流失等。事实上,在高温下所有的催化剂都将逐渐发生不可逆的结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的快慢程度随着催化剂不同而异。烧结和热失活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与催化剂的预处理、还原和再生过程以及所加的促进剂和载体等有关。当然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每一种催化剂失活并不仅仅按上述分类的某一种进行,而往往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不同的催化剂在不同的中毒原因下,有不同的方式,并非所有催化剂都能再生,而且针对不同的催化剂,有不同的再生方法,如还原、洗脱、浸渍等方法~

化学反应中 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增或减),但本身不发生任何改变。

由环丙烷g异构化制丙烯g的化学反应式

CH3CH=CH2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3CHBrCH2Br,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为CH3CHOHCH2OH,进而被催化氧化为C,即,进一步被氧化为D,则D为,D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为CH3CH(OH)COOH,E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G.CH3CH=CH2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F为,(1)CH3CH=CH2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F,F为,故答案为:;(2)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是为+H2Ni CH3CH(OH)COOH, A转化为CH3CHBrCH2Br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CH3CHOHCH2OH,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H2Ni CH3CH(OH)COOH;取代反应;(3)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含有一个羟基、一个酯基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任意3种),故答案为:;;.

液化石油气制作丙烯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CH3-CH2CH3+BR2=CH3CH2CH2BR+HBRCH3CH2CH2BR+NAOH=CH3CH=CH2+NABR+H2O

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什么?

丙烷脱氢制丙烯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是丙烷脱氢制丙烯一般分为二种工艺,一是丙烷高温蒸汽裂解;二是丙烷催化脱氢。反应式为C3H8——C3H6+H2,只是反应条件不一样高温裂解条件为高温;催化脱氢为合适压力、温度及催化剂丙烷脱氢国际上主要有两种主流工艺。1. UOP公司的Oleflex工艺Oleflex工艺采用4个串联移动床反应器,以Pt/Al2O3为催化剂,采用铂催化剂(DeH-12)的径流式反应器使丙烷加速脱氢。催化剂连续再生,使用氢作为原料的稀释剂,反应温度为550~650℃,丙烯收率约为85%,氢气产率为3.6%,乙烯收率很低,通常乙烯与其它副产品一起被当作燃料烧掉给丙烯脱氢反应器提供热量。因此这一反应的产品只有丙烯。2. ABB公司的Lumms- Catofin工艺Catofin工艺采用逆流流动固定床技术,在反应器中空气向下、烃类向上流动,烃蒸汽在铬催化剂上脱氢。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化学反应有什么不同?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的两个电极材料,一定要有一个活动电极。例如锌为负极,锌失去电子,进入溶液变成锌离子,失去的电子不能进入溶液,从锌棒流出,溶液中的氢离子到另一极得电子,根据金属的活动序,溶液中氢离子先于钠离子得电子。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它的两个极,分别叫阴极和阳极,电子从阴极流出,在弱酸性环境中,水中溶解的氧得电子,如果是氯化钠溶液则是氯离子得电子,那就是电解氯化钠制烧碱了。

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你想说什么

金属冶炼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变化??

都有

离子膜烧碱这种强碱行业应该用什么管道才能不发生化学反应?

可以用玻璃钢,相对比较便宜,但是不耐压。也可以用PP材质的。316L的也还可以。其他一些比如哈市合金这些成本都太高了。

硫与铁粉能发生化学反应吗?

铁与硫会发生化合反应,铁粉与硫磺粉混合加热到红热,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热。化学方程式:Fe + S = FeS(条件加热)对人体而言,天然单质硫是无毒无害的,而稀硫酸、硫酸盐、亚硫酸和亚硫酸盐有毒,硫化物通常有剧毒。浓硫酸会腐蚀人体皮肤。扩展资料:硫的用途:硫在工业中很重要,比如作为电池中或溶液中的硫酸。硫被用来制造火药。在橡胶工业中做硫化剂。硫还被用来杀真菌,用做化肥。硫化物在造纸业中用来漂白。硫酸盐在烟火中也有用途。硫代硫酸钠和硫代硫酸氨在照相中做定影剂、肥料。制造硫酸、亚硫酸盐、杀虫剂、塑料、搪瓷、合成染料、橡胶硫化、漂白、药物、油漆、硫磺软膏等。硫矿物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硫酸和硫磺。硫酸是耗硫大户,中国约有70%以上的硫用于硫酸生产。化肥是消费硫酸的最大户,消费量占硫酸总量的70%以上,尤其是磷肥耗硫酸最多,增幅也最大。硫酸除用于化学肥料外,还用于制作苯酚、硫酸钾等90多种化工产品。轻工系统的自行车、皮革行业;纺织系统的粘胶、纤维、维尼纶等产品;冶金系统的钢材酸洗、氟盐生产部门;石油系统的原油加工、石油催化剂、添加剂以及医药工业等都离不开硫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硫

金属冶炼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变化

冶炼金属就是把矿石中的金属元素通过反常的反应变成金属单质,所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

为什么电解水的试验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在电解后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就此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这个结论的得出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而得出原子不可再分的结论是因为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水经电解后生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而氢气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氧气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因此原子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从而证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当然,单靠这一个实验得出这个结论应该是有点勉强,如果说明了原子在各种情况下,在各种物质中都始终是该原子(如:氧原子无论在水中、氧气中,或是在氧化汞中始终是氧原子),应该就可以得出该结论。(此单表我个人观点,若有误,请见谅)

9年级化学的全部化学反应、反应条件、反应公式和反应简介

你可以打开以下网址:http://wenku.baidu.com/view/0b78b43467ec102de2bd8923.html《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反应方程式及现象用途》,讲解很清楚的,或留下的的邮箱我发给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部物质化学式和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u2022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u2022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u20225H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u2022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u2022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这个是九上九下的

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和基本原理是什么?

基本原理: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回路

铁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反应式怎么写

负极反应Fe –2e- → Fe2+正极反应2H+ + 2e- → H2总反应Fe + 2H+ → Fe2+ + H2 精锐长宁天山

电化学知识,分析下了四个反应,最好有化学反应式

c

水解是化学反应吗

盐类水解是一个化学反应。其中又分两种情况。双水解反应是进行程度很大的化学反应,可逆程度小,大多数双水解反应可完全进行。而普通的盐类水解则属于可逆反应,反应程度很小,因此不要认为水解产物是体系中的主要物质,体系中的主要物质依然是盐的离子。 一、水解的含义 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通常是指盐类的水解平衡。盐类的水解就是指盐中的弱碱阳离子或者酸根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水解反应就是盐在溶液中和水作用而改变溶液酸度的反应需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 二、简介 水与另一化合物反应,该化合物分解为两部分,水中氢离子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羟基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满足这些条件的叫做水解。 工业上应用较多的是有机物的水解,主要生产醇和酚。水解反应是中和或酯化反应的逆反应。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水解,仅用水是很难顺利进行的。根据被水解物的性质水解剂可以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稀酸或浓酸,有时还可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亚硫酸氢钠等的水溶液。这就是所谓的加碱水解和加酸水解。水解可以采用间歇或连续式操作,前者常在塔式反应器中进行,后者则多用釜式反应器。

有些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不对. 1、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 2、所谓的不守恒实际上是没有把所有的物质考虑在内.如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变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但若只考虑镁带和氧化镁两者的质量,则可描述为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重. 3、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是质量上的守恒,不是体积上的守恒. 4、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自身的一个总质量守恒,与外界无关.所以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尽量采用封闭的实验装置,减少干扰.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

1.过氧化氢、二氧化锰2H2O2===2H2O+O2(气体符号)催化加快反应速率质量性质催化剂2.2KMnO4===K2MnO4+MnO4+O2(气体符号)3.氯酸钾、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气体符号)

化学反应遵循哪三大守恒定律

物质,能量,电荷三个守恒定律~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化学反应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发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会增减,保持不变,是原子间的组合发生变化。这样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

煤的干馏、焦化、气化和液化分别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分馏和(石

除过分馏是物理变化,其他都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现象

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层温度的比较。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观察其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两种物质。 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 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作简答: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 简答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

1.c+o2=co2s+o2=so22p+5o2=2p2o53fe+2o2=2fe3o42mg+o2=2mgo2cu+o2=2cuo2h2+o2=2h2o(条件都是点燃)2.(1)2h2o2=2h2o+o2(气体符号)(2)2h2o=2h2(气体符号)+o2(气体符号)条件是电解(3)hg(oh)2=hgo+h2o条件加热(4)caco3=cao+co2条件加热3.(1)h2+o2+cu=cu(oh)2条件加热(2)fe+cuso4=feso4+cu(3)fe+h2so4=feso4+h2(气体符号)zn+h2so4=znso4+h2(气体符号)fe+hcl=fecl2+h2(气体符号)zn+hcl=zncl2+h2(气体符号)(4)na2so4+2hcl=2nacl+h2so4(5)cuso4+2naoh=na2so4+cu(oh)2(沉淀符号)太多了吧,打得我手都抽筋了~

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  ) A. 量筒 B. 集气瓶 C. 试管 D. 烧杯

A、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可用于反应容器;故选项正确; B、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也可在集气瓶内进行一些简单的燃烧等实验;故选项错误; C、试管,可用于少量药品反应的反应容器,如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等;故选项错误; D、烧杯,可用于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怎样确定一个化学反应时基元反应还是非基元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

怎样确定一个化学反应时基元反应还是非基元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基元反应本事是指没有中间产物,一步完成的反应,这个是定义.实际在判断是否有中间反应,在早先一般通过表观动力学方法,在假设为基元反应以后经过一些表观动力学的测试和验证,证明没有中间产物,一步完成就可以.但是这种方法后来被证明不科学,因为很多多步反应的中间体和中间反应步骤无法控制或者速率太快,寿命太短.目前科学的方法包括量子化学的模拟计算和以飞秒激光为代表的分子动力学手段.通过计算机模拟反应过程可以得到一个反应的模拟过程,数据是很好的预测手段.通过飞秒激光得到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的光谱变化,从而推断反应过程中到底是什么物质和物质的什么状态发生反应,从而最终可以确定反应的过程,这样得到的反应过程和反应机理是目前最科学的,也是验证基元反应的最科学的办法.

高二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测试题(有答案)

一、 选择题 1、在一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4NH3(g)+ 5O2(g) 4NO(g)+6H2O(g)在一定的条件下达到平衡,现向反应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产生的结果是( ) A.容器内压强增大 B.原平衡不受影响 C.正反应速率增大 D.NO 浓度降低 2、对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2SO2+O2 2SO3,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 )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加入催化剂 D、减小反应物浓度 3、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起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下面的结果: 序号 锌的质量/g 锌的形状 温度/℃ 完全溶于水的时间/s A 2 薄片 5 400 B 2 薄片 15 200 C 2 薄片 25 100 D 2 薄片 30 t1 E 2 薄片 35 50 F 2 颗粒 15 t2 G 2 粉末 15 t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t1=75s ②t2>200>t3 ③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mG>mF>mB A、① B、①② C、只有② D、全部正确 4、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u2022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u2022L-1u2022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u2022L-1u2022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u2022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引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结论 A 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浓度越大,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越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 催化剂一定不参与化学反应 C H+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质量的形状相同的锌粒反应 反应开始速率相同 D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 I2(g) 2HI(g),把容积缩小一倍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不变 6、在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A(g) B B(g)+C(g)。当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olu2022L-1、物质B、C的起始浓度为0时,物质A的浓度、转化率以及物质B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列各图所示: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件I、条件II时的反应温度不同,压强相同 B.条件I时可能未使用催化剂,条件II时可能使用了催化剂 C.条件III时的平衡混合物中,物质C的浓度等于0.6 molu2022L-1 D.条件IV和条件II相比较,条件IV时可能缩小了容器体积 7、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 2NH3(g) △H<0,673 K,30 M 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8、把石灰石浸入盐酸中,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 A、加大盐酸用量 B、增大盐酸浓度 C、粉碎石灰石 D、增大体系压强 9、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   ) A、加热         B、将稀硫酸改为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0、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毒气体,他们之间能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对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时             (   ) A、降低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     B、使用适当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对该反应速率无影响 二、填空题 1、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进行到 45s时,达到平衡(NO2浓度约为 0.0125molu2022L-1)。右图中的曲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 20s内的反应进程。 (1)请计算前 25s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若反应延续至 70s,请在右图中用实线画出 25s至 70s的反应进程曲线。 (3)若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入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2、.在溶液中进行某化学反应 2A B + 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零,反应物 A 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 1,反应在 10至 20分钟时间内平均速率(VA)为 mol/(Lu2022min)。 (2)在实验 2,A 的初始浓度 C2= mol/L,反应经 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 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 (3)设实验 3的反应速率为 v3,实验 1的反应速率为 v1,则 v3 v1(填“ > ”、“ = ”、“ ”),且 C3 1.0mol/L(填“ > ”、“ = ”、“ < ”) (4)比较实验 4和实验 1,可推测该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 。 3、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 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 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 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u2022mol-1 表示。请认真观察右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该反应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该反应的△H =____ ____ (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 O2(g) = H2O(g) △H = - 241.8 kJu2022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u2022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同步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C  3、C 4、B 5、AC   6、B 7、AD 8、BC 9、B 10、BC 二、填空题 1、(1)5.5×10-4molu2022L-1u2022s-1;(2)图中实线;(3)图中虚线; 2、(1)0.013;(2)1.0,使用催化剂;(3)> ,> ;(4)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本题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图表分析,主要是考查对表中所隐含信息的观察能力。对于问题(1)只要从化学速率的定义出发,从表中找出反应在 10至 20分时间内的 A 浓度变化值,即可求出 A 的平均速率为(0.80molu2022L-1- 0.67molu2022L-1)/10min= 0.013molu2022L-1u2022min-1。对于问题(2)的解答,首先要从计算 80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1)入手,查出实验 2中 A 的平衡浓度,代入有关平衡表达式即可求出 B、C 的平衡浓度,进而得出 A 的初始浓度。比较实验(1)、(2)的条件,温度、浓度相同,达到平衡的时间不相同,从中推测出实验 2 中还存在着催化剂这一隐含条件。对于问题(3)的解答,也要以 K = 1入手,求算出 40min后 B、C 的平衡浓度为 0.6molu2022L-1,进而求出A 的初始浓度为 1.3molu2022L-1;然后根据浓度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得出υ3大于υ1的结论。对于问题(4)的解答,亦是根据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入手,实验 1到实验 4属温度升高,A 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该方向为吸热反应。 3、(1)放热; 需要; -(E1 - E2) kJu2022mol-1 (2)409 kJu2022mol-1; (3)使用了催化剂。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测试题和答案

【 #高三# 导语】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是高中化学的学习的重点内容,下面是 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高中化学关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测试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当增大压强时,下列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变大的是(  )   A.碘蒸气和氢气化合生成碘化氢   B.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D.氨的催化氧化反应   解析:改变压强只能影响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速率;而B项中没有气体参与反应,故增加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变大。   答案:B   2.(2011u2022如东高二检测)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 反应 纵坐标 甲 乙   A 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 反应   速率 K Na   B 4 mL 0.01 mol/L的KMnO4溶液,分别和不同浓度的H2C2O4(草酸)溶液各2 mL反应 0.1 mol/L的H2C2O4溶液 0.2 mol/L的H2C2O4溶液   C 5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和5 mL 0.1 mol/L H2SO4溶液反应 热水 冷水   D 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2 无MnO2粉末 加MnO2粉末   A.    B.     C.    D.   解析:反应速率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由于K比Na活泼,故相同大小的K和Na,K的反应速率快,又由于Na、K与H2O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随反应进行,放出大量热,反应速率逐渐加快,故A正确;由于起始时乙中H2C2O4浓度大,故其反应速率比甲中快,B错误;由于甲反应是在热水中反应,温度高,故甲的反应速率高于乙的。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故甲、乙中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C正确;MnO2在H2O2分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故乙中反应速率就大于甲中,D错误。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答案:AC   3.20℃时装0.10 mol/L Na2S2O3溶液10 mL和0.10 mol/L的H2SO4 10 mL混合2 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要明显出现浑浊所需的时间是(  )   A.40 s   B.15 s   C.48 s   D.20 s   解析:设原来的反应速率为v,温度从20℃升高到50℃,共升高了3个10℃,所以50℃时的反应速率为23v。因此反应速率越大,反应出现浑浊的时间越短。所以50℃时,此反应出现浑浊所需的时间为:2 min×v8v=0.25 min=15 s。   答案:B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能使不起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电解水时,往水中加入少量NaOH,可使电解速率明显加快,所以NaOH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它能改变反应途径,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经过一系列变化之后,催化剂又恢复原来的状态,其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在电解水中加入少量NaOH可增大水中离子浓度,加快了离子移动速率,NaOH并没有改变反应机理,故不是催化剂。   答案:BC   5.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Cu与浓H2SO4能反应,而不与稀H2SO4反应   解析:要想说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则该实验事实应区别在反应物本身而不是外界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A项说明浓硝酸与浓盐酸性质不同,正确。   B项说明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C项说明放电条件下加快反应速率。   D项说明浓H2SO4与稀H2SO4性质不同,正确。   答案:AD   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1 mol/L盐酸和0.1 mol/L醋酸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的速率相同   B.0.1 mol/L HCl和0.1 mol/L HNO3分别与大小相同的大理石反应的速率相同   C.Al和Fe分别与0.1 mol/L H2SO4反应的速率相同   D.大理石块与大理石粉分别与0.1 mol/L HCl反应的速率不同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有内因与外因之分,内因指的是反应物本身的结构性质。在完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Al、Fe由于自身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反应速率v(Al)>v(Fe)。外因主要指的是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的大小、紫外线辐射等因素。A中0.1 mol/L盐酸和0.1 mol/L醋酸中自由移动的c(H+)不同。D中大理石粉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其反应速率大。   答案:BD   7.反应C(s)+H2O(g)ue225ue226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   解析:C为固态反应物,增加其用量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容器体积缩小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浓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体积不变,充入N2,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反应混合物浓度并未改变,反应速率基本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总压强不变,但反应混合物浓度同等程度变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变慢。   答案:AC   8.(2011u2022淮安高二检测)Fe与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下列措施能使生成氢气的速率一定加快的是(  )   A.增加铁的量    B.增大硫酸的浓度   C.加热 D.增大压强新课标第一网   解析:错选A的误区是混淆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关系,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铁为固体,增加铁的量,其浓度并没有改变;错选B的误区是把反应物的性质发生改变与反应发生改变混淆了,当H2SO4浓度增大时,可能转变为浓H2SO4,浓硫酸与铁常温下会发生钝化,无氢气生成;错选D的误区是把增大反应浓度与增大物质的浓度的关系混淆了,增大压强,只改变了氢气的浓度,而氢气是生成物,并没有改变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C   9.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H2+I2,若c(HI)由0.1 mol/L降到0.07 mol/L需要15 s,那么c(HI)由0.07 mol/L降到0.05 mol/L所需的反应时间为(  )   A.等于5 s B.大于10 s   C.等于10 s D.小于10 s   解析:v=0.1 mol/L-0.07 mol/L15 s=0.002 mol/(Lu2022s),若反应仍以该速率进行,则t=0.07 mol/L-0.05 mol/L0.002 mol/uf028Lu2022suf029=10 s,但随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所用时间大于10 s。   答案:B   ue5fc   能力提升   10.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一:他们只利用Cu、Fe、Mg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L、2 mol/L、18.4 mol/L)。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 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   ②__________ 反应速率Mg>Fe,Cu不反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通过实验,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主要考查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对比分析的能力。   答案:(1)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Cu、Fe、Mg   (2)研究金属(或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温度相同   (3)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4)Mg(或Fe)和0.5 mol/L硫酸和2 mol/L硫酸   常温下Mg与18.4 mol/L硫酸反应生成SO2;Fe在18.4 mol/L硫酸中钝化   11.把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产生氢气的速率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1)t1~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在图中画出生成H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解析:对一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其反应速率的大小,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条件的影响。Mg与稀盐酸反应的整个过程中盐酸的浓度在不断降低。在t1~t2时间段,速率呈增大趋势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在t2~t1时间段,速率呈减趋势说明盐酸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成为主要因素。   答案:(1)镁条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使反应速率加快   (2)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3)如图所示。   12.“用双氧水和MnO2制备O2”的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做该实验后,展开下列思考与探究:   (1)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 mL 10%的H2O2溶液,以不同量MnO2粉末为催化剂(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测定各次收集到500 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 17 8 7 5 4 3 2 2 2 2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MnO2的用时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又做了一组实数:每次均取5 mL 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   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   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   mL气体时所   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反应后液体   温度(℃) 24 34 39 56 65 67 69 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解析:通过第一个表格中的数据,很容易就能得出随着MnO2粉末用量的增多,所用时间由17秒降至2秒,但再增加MnO2粉刺末的量,时间不变化,说明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大。通过第二个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MnO2粉末用量不变,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收集到540 mL气体时所用时间越短,反应后液体温度越高。通过反应后液体升温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答案:2H2O2=====MnO22H2O+O2↑ (1)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MnO2的用时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有影响,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放热

有关“酸、碱”性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测试

2Hcl+Mg=Mgcl2+H2Hcl+Naoh=Nacl+H2o

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测试题和答案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的知识点,下面的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反应速率的测试题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测试题   1.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u2022min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u2022min   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解析:选项A,A为固体,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错误。选项B,用B、C、D表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B、C、D的系数之比,正确。选项C,vB=0.6 mol/L2 min=0.3 mol/Lu2022min,正确。选项D,在这2 min内,无论用B还是用C表示,二者的变化量都是逐渐减小的,则反应速率的值也都是逐渐减小的,正确。   答案:A   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0.4 mol/L,cY2=0.8 mol/L,cZ=0.4 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为     A.X2+2Y2??2XY2   B.2X2+Y2??X2Y   C.3X2+Y2===2X3Y   D.X2+3Y2??2XY2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首先求出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分别为0.6 mol/L、0.2 mol/L、0.4 mol/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即可得系数之比为3∶1∶2。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   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取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的绝对值,所以都为正值。   答案:B   4.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5 s内从3.0 mol/L变成1.5 mol/L,在这15 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1.5 mol/Lu2022s       B.1.5 mol/L   C.0.1 mol/Lu2022s D.0.1 mol/L   解析:直接根据速率公式计算;   3.0 mol/L-1.5 mol/L15 s=0.1 mol/Lu2022s。   答案:C   5.2011u2022青岛高二检测可逆反应2Ag+3Bg??2C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5 mol/Lu2022min   ②vB=0.6 mol/Lu2022min   ③vC=0.35 mol/Lu2022min   ④vD=0.4 mol/Lu2022min   则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在同一反应中,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无法判断其反应速率的状态,需要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成用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才能比较其快慢程度。现将上述反应速率都用A的变化表示:   ①vA=0.5 mol/Lu2022min   ②vA=23vB=0.4 mol/Lu2022min   ③vA=vC=0.35 mol/Lu2022min   ④vA=2vD=0.8 mol/Lu2022min   0.8>0.5>0.4>0.35,故④情况下反应速率最快。   答案:D   6.2011u2022平顶山期末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2g+3B2g??2AB3g反应来说,下列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中最大的是     A.vA2=0.8 mol/Lu2022s   B.vA2=60 mol/Lu2022min   C.vAB3=1.0 mol/Lu2022s   D.vB2=1.2 mol/Lu2022s   解析: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时要统一单位、统一物质。   答案:B   7.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判断正确的是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B.不用CaCO3的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   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D.用CaCl2浓度的减少来表示其反应速率   解析:因为CaCO3是固体,H2O是溶剂,不能用其表示化学反应速率。CaCl2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会增加。   答案:A   8.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Xg+nYg??pZg+qQg,式中m、n、p、q为物质系数。在2 s内,用X表示平均速率为0.3m/p mol/Lu2022s,则在2 s内,Q物质增加的物质的量为     A.1.2q/p mol B.1.2m/p mol   C.0.6q/p mol D.0.3q/p mol   解析:由题意知,2 s内vX=0.3mp mol/Lu2022s,则2 s内X的物质的量减少0.3mp mol/Lu2022s×2 s×2 L=1.2mp mol,那么Q的物质的量增加1.2mp×qm mol即1.2qp mol。   答案:A   9.2011u2022泉州高二检测在2 L容器中发生3A+B===2C的反应,最初加入的A、B都是4 mol,A的反应速率为0.12 mol/Lu2022s,10 s后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为     A.1.6 mol B.2.8 mol   C. mol D.3.6 mol   解析:vA=Δcuf028Auf029Δt=Δcuf028Auf02910 s=0.12 mol/Lu2022s,ΔcA=1.2 mol/L,Δn=ΔcAu2022V=2.4 mol,因vA∶vB∶vC=ΔnA∶ΔnB∶ΔnC=3∶1∶2,从而求得ΔnB=0.8 mol,ΔnC=1.6 mol,此时容器内nA=4 mol-2.4 mol=1.6 mol,nB=4-0.8 mol=3.2 mol,故容器内的物质的量为1.6 mol+3.2 mol+1.6 mol= mol。   答案:C   能力提升   10.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u2022s   B.反应开始到10 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 mol/L   C.反应开始到10 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含义。   从影象上看,当反应进行到10 s时,反应达平衡状态,其中Z的反应速率为:vZ=1.58 mol2 L10 s=0.079 mol/Lu2022s;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为:   uf0281.20-0.41uf029 mol2 L=0.395 mol/Lu2022s;   Y的转化率为:   uf0281.00-0.21uf029 mol1.00 mol×100%=79.0%;   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2Zg。   答案:C   11.根据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常选用哪些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   2当生成SO2的速率为0.64 mol/Lu2022s时,则氧气减少的速率为__________;   3如测得4 s后O2的浓度为2.8 mol/L,此时间内SO2的速率为0.4 mol/Lu2022s,则开始时氧气的浓度为__________。   答案:1SO2或O2 20.88 mol/Lu2022s 35 mol/L   12.丙酮CH3COCH3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CH3COCH3+I2―→CH3COCH2I+H++I-。   25℃时,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列经验式决定:   v=2.73×10-5cCH3COCH3u2022cH+mol/Lu2022s,25℃时,如果cI2、cCH3COCH3、cH+的起始浓度依次是0.01 mol/L、0.1 mol/L、0.01 mol/L。求:   1反应开始时的速率;   2当溶液中的I2消耗一半时,反应速率比开始时慢还是快?   解析:1反应开始时   cCH3COCH3=0.1 mol/L,   cH+=0.01 mol/L,   所以v0=2.73×10-5×0.1×0.01 mol/Lu2022s=   2.73×10-8 mol/Lu2022s。   2I2消耗的浓度为0.005 mol/L,消耗的CH3COCH3浓度为0.005 mol/L,生成H+浓度为0.005 mol/L,此时   cCH3COCH3=0.1 mol/L-0.005 mol/L=0.095 mol/L,   cH+=0.01 mol/L+0.005 mol/L=0.015 mol/L,   vt=2.73×10-5×0.095×0.015 mol/Lu2022s   =3.89×10-8 mol/Lu2022s,   因为vt>v0=2.73×10-8 mol/Lu2022s   所以25℃时当溶液中的I2反应掉一半时,反应速率比开始时快。   答案:12.73×10-8 mol/Lu2022s   23.89×10-8 mol/Lu2022s>2.73×10-8 mol/Lu2022s,反应速率比开始时快。   13.有人研究了340 K时N2O5的分解反应:2N2O5===4NO2+O2,所得实验资料各种物质在不同时刻的浓度见下表。   t/min 0 1 2 3 4   cN2O5/mol/L 0.160 0.114 0.080 0.056 0.040   cO2/mol/L 0 0.023 0.040 0.052 0.060   1影象能够非常直观地描述物理量的变化趋势。请你作出cN2O5-t图及cO2-t图,描述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2资料处理是化学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请按下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vB=|cuf028Buf0292-cuf028Buf0291|t2-t1   Δt t1-t0 t2-t1 t3-t2 t4-t3   vN2O5mol/Lu2022min-1   vO2mol/Lu2022min-1   3根据计算结果寻找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解析:1依据题给资料在座标系内描点作图即可。   2将相关资料代入计算式分别求算。   3对照求出的资料在数值上进行其量的对比关系可知速率之比为化学计量数之比。   答案:1   2   Δt t1-t0 t2-t1 t3-t2 t4-t3   vN2O5mol/Lu2022min-1 0.046 0.034 0.024 0.016   vO2mol/Lu2022min-1 0.023 0.017 0.012 0.008   3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14.在2 L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6 mol B,发生下列反应:4Ag+6Bg??4Cg+5Dg,若经5 s后,剩下的A为2.5 mol,则B的反应速率是多少?   解析:计算转化的A为4 mol-2.5 mol=1.5 mol。   vA=1.5 mol2 L5 s=0.15 mol/Lu2022s,   再转化成vB=32vA=32×0.15 mol/Lu2022s=0.225 mol/Lu2022s。   答案:0.225 mol/Lu2022s 点选下页检视更多高中化学电解池测试题

有关“酸、碱”性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测试

酸的通性: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酸的性质酸+碱=盐+水反应条件:无反应类型:复分解例:H2SO4(酸)+Mg(OH)2(碱)=MgSO4(盐)+2H2O(水)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才能反应反应类型复分解例:2HCL(酸)+Na2CO3(盐)=H2CO3(新酸)+2NaCl(新盐)但是碳酸不稳定:H2CO3=H2O+CO2↑这样就有气体和水生成了酸+活泼金属=盐+氢气反应条件:金属是活泼金属反应类型:置换例:2HCl(盐酸)+Fe(活泼金属)=FeCl2(盐)+H2↑(氢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反应条件:无反应类型:复分解例:H2SO4(酸)+CuO(金属氧化物)=CuSO4(盐)+H2O(水酸的通性:有腐蚀性,溶液呈酸性,能与活泼金属,碱,某些盐和金属氧化物反应与排在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酸的性质酸+碱=盐+水反应条件:无反应类型:复分解例:H2SO4(酸)+Mg(OH)2(碱)=MgSO4(盐)+2H2O(水)酸+盐=新酸+新盐反应条件:有气体或者水或者沉淀生成才能反应反应类型复分解例:2HCL(酸)+Na2CO3(盐)=H2CO3(新酸)+2NaCl(新盐)但是碳酸不稳定:H2CO3=H2O+CO2↑这样就有气体和水生成了酸+活泼金属=盐+氢气反应条件:金属是活泼金属反应类型:置换例:2HCl(盐酸)+Fe(活泼金属)=FeCl2(盐)+H2↑(氢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反应条件:无反应类型:复分解例:H2SO4(酸)+CuO(金属氧化物)=CuSO4(盐)+H2O(水可溶性碱碱的共同性质:1.碱的水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呈一定的颜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2.某些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和盐3.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不溶性碱的性质: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Cl=NaCl+H2O(碱)(酸)(盐)(水)3)Ca(OH)2+CO2=CaCo3↓+H2O(碱)(非金氧化物)(盐)(水)4)2NaOH+CuSO4=Cu(OH)2↓+Na2SO4(碱)(盐)(新碱)(新盐)(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2)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3)跟酸反应碱+酸—→盐+水(4)跟某些盐反应碱+盐—→新碱+新盐

在化学反应中,什么是碳化?

1、又称干馏(dry distillation)。固体燃料的热化学加工方法。将煤、木材、油页岩等在隔绝空气下加热分解为气体(煤气)、液体(焦油)和固体(焦炭)产物,焦油蒸气随煤气从焦炉逸出,可以回收利用,焦炭则由焦炉内推出。 2、有机化合物在隔绝空气下热分解为碳和其他产物,以及用强吸水剂(浓硫酸)将含碳、氢、氧的化合物(如糖类)脱水而成炭的作用也称碳化。碳化时氢氧原子脱去比例为2:1。 3、碳化同炭化,是指生物质在缺氧或贫氧条件下,以制备相应的炭材为目的的一种热解技术.其过程与生物质,木纤维,木质素的分解同步.

碳的燃烧是流体滞留膜控制还是化学反应控制

  ABS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4-0.7% 成型温度:200-240℃ 干燥条件:80-90℃ 2小时  物料性能 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  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  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讯零件.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  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7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  3、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  4、如成形耐热级或阻燃级材料,生产3-7天后模具表面会残存塑料分解物,导致模具表面发亮,需对模具及时进行清理,同时模具表面需增加排气位置。  PS塑料  (聚苯乙烯)  英文名称:Poly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6-0.8% 成型温度:170-250℃ 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 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无色透明,透光率仅次于有机玻璃,着色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良好,.强度一般,但质脆,易产生应力脆裂,不耐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适于制作绝缘透明件.装饰件及化学仪器.光学仪器等零件.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吸湿小,不须充分干燥,不易分解,但热膨胀系数大,易产生内应力.流动性较好,可用螺杆或柱塞式注射机成型.  2.宜用高料温,高模温,低注射压力,延长注射时间有利于降低内应力,防止缩孔.变形.  3.可用各种形式浇口,浇口与塑件圆弧连接,以免去处浇口时损坏塑件.脱模斜度大,顶出均匀.塑件壁厚均匀,最好不带镶件,如有镶件应预热.  PMMA塑料(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英文名称:Polymethyl Methacrylate  比重:1.18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5-0.7% 成型温度:160-230℃ 干燥条件:70-90℃ 4小时  物料性能 透明性极好,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热耐寒性,耐腐蚀,绝缘性良好,综合性能超过聚苯乙烯,但质脆,易熔于有机溶剂,如作透光材料,其表面硬度稍低,容易擦花. 适于制作透明绝缘零件和强度一般的零件.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吸湿大,需干燥,不易分解,流动性中等,易发生填充不良,粘模,收缩,熔接痕等.  2.宜高压注射,在不出现缺陷的条件下取高料温,高模温,以增加流动性,降低内应力,改善透明性及强度.模具浇注系统表面应光洁,脱模斜度大,顶出均匀.同时设排气口,以防出现起泡.  POM塑料  (聚甲醛)  英文名称:Polyoxymethylene(Polyformaldehyde)  比重:1.41-1.43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2-3.0% 成型温度:170-200℃ 干燥条件:80-90℃ 2小时  物料性能 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刚度高,减磨耐磨性好,吸水小,尺寸稳定性好,但热稳定性差,易燃烧,在大气中暴晒易老化。 适于制作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以及化工,仪表等零件  成型性能 1.结晶料,熔融范围窄,熔融和凝固快,料温稍低于熔融温度即发生结晶。流动性中等。吸湿小,可不经干燥处理。  2.摩擦系数低,弹性好,塑件表面易产生皱纹花样的表面缺陷。  3.极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40度。分解时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气体发生。故模具钢材宜选用耐腐蚀性的材料制作。  PP塑料  (聚丙烯)  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  比重:0.9-0.91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0-2.5% 成型温度:160-220℃ 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 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度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模易老化.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成型性能 1.结晶料,吸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分解.  2.流动性好,但收缩范围及收缩值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  3.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应缓慢散热,并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方向方向性明显.低温高压时尤其明显,模具温度低于50度时,塑件不光滑,易产生熔接不良,留痕,90度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  4.塑料壁厚须均匀,避免缺胶,尖角,以防应力集中.  PE塑料  (聚乙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5-3.6% 成型温度:140-220℃ 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 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可以氯化,辐照改性,可用玻璃纤维增强.低压聚乙烯的熔点,刚性,硬度和强度较高,吸水性小,有良好的电性能和耐辐射性;高压聚乙烯的柔软性,伸长率,冲击强度和渗透性较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冲击强度高,耐疲劳,耐磨. 低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高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薄膜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适于制作减震,耐磨及传动零件.  成型性能 1.结晶料,吸湿小,不须充分干燥,流动性极好流动性对压力敏感,成型时宜用高压注射,料温均匀,填充速度快,保压充分.不宜用直接浇口,以防收缩不均,内应力增大.注意选择浇口位置,防止产生缩孔和变形.  2.收缩范围和收缩值大,方向性明显,易变形翘曲.冷却速度宜慢,模具设冷料穴,并有冷却系统.  3.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发生分解,灼伤.  4.软质塑件有较浅的侧凹槽时,可强行脱模.  5.可能发生融体破裂,不宜与有机溶剂接触,以防开裂.  聚氯乙烯PVC  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  比重:1.38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6-1.5% 成型温度:160-190℃ 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 力学性能,电性能优良,耐酸碱力极强,化学稳定性好,但软化点低. 适于制作薄板,电线电缆绝缘层,密封件等.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吸湿小,流动性差.为了提高流动性,防止发生气泡,塑料可预先干燥.模具浇注系统宜粗短,浇口截面宜大,不得有死角.模具须冷却,表面镀铬.  2.极易分解,在200度温度下与钢.铜接触更易分解,分解时逸出腐蚀.刺激性气体.成型温度范围小.  3.采用螺杆式注射机喷嘴时,孔径宜大,以防死角滞料.好不带镶件,如有镶件应预热.  PA塑料(尼龙)  (聚酰胺)  英文名称:Polyamide  比重:PA6-1.14克/立方厘米 PA66-1.15克/立方厘米 PA1010-1.0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PA6-0.8-2.5% PA66-1.5-2.2% 成型温度:220-300℃ 干燥条件:100-110℃ 12小时  物料性能 坚韧,耐磨,耐油,耐水,抗酶菌,但吸水大.  尼龙6弹性好,冲击强度高,吸水较大  尼龙66性能优于尼龙6,强度高,耐磨性好  尼龙610与尼龙66相似,但吸水小,刚度低  尼龙1010半透明,吸水小,耐寒性较好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以及化工,电器,仪表等零件  成型性能 1.结晶料,熔点较高熔融温度范围窄,热稳定性差,料温超过300度、滞留时间超过30min即分解。较易吸湿,需干燥,含水量不得超过0.3%.  2.流动性好,易溢料。宜用自锁时喷嘴,并应加热。  3.成型收缩范围及收缩率大,方向性明显,易发生缩孔、变形等。  4.模温按塑件壁厚在20-90度范围内选取,注射压力按注射机类型、料温、塑件形状尺寸、模具浇注系统选定,成型周期按塑件壁厚选定。树脂粘度小时,注射、冷却时间应取长,并用白油作脱模剂。  5.模具浇注系统的形式和尺寸,增大流道和浇口尺寸可减少缩水。  PC塑料  (聚碳酸脂)  英文名称:Polycarbonate  比重:1.18-1.20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5-0.8% 成型温度:230-320℃ 干燥条件:110-120℃ 8小时  物料性能 冲击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无色透明,着色性好,电绝缘性、耐腐蚀性、耐磨性好,但自润滑性差,有应力开裂倾向,高温易水解,与其它树脂相溶性差。 适于制作仪表小零件、绝缘透明件和耐冲击零件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热稳定性好,成型温度范围宽,流动性差。吸湿小,但对水敏感,须经干燥处理。成型收缩率小,易发生熔融开裂和应力集中,故应严格控制成型条件,塑件须经退火处理。  2.熔融温度高,粘度高,大于200g的塑件,宜用加热式的延伸喷嘴。  3.冷却速度快,模具浇注系统以粗、短为原则,宜设冷料井,浇口宜取大,模具宜加热。  4.料温过低会造成缺料,塑件无光泽,料温过高易溢边,塑件起泡。模温低时收缩率、伸长率、抗冲击强度高,抗弯、抗压、抗张强度低。模温超过120度时塑件冷却慢,易变形粘模  PPO塑料 (MPPO)  (聚苯醚)  英文名称:poly(phenylene oxide)  比重:1.07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3-0.8% 成型温度:260-290℃ 干燥条件:130℃ 4小时  物料性能 1、为白色颗粒。综合性能良好,可在120度蒸汽中使用,电绝缘性好,吸水小,但有应力开裂倾向。改性聚苯醚可消除应力开裂。  2、有突出的电绝缘性和耐水性优异,尺寸稳定性好。其介电性能居塑料的首位。  3、MPPO为PPO与HIPS共混制得的改性材料,目前市面上的材料均为此种材料。  4、有较高的耐热性,玻璃化温度211度,熔点268度,加热至330度有分解倾向,PPO的含量越高其耐热性越好,热变形温度可达190度。  5、阻燃性良好,具有自息性,与HIPS混合后具有中等可燃性。质轻,无毒可用于食品和药物行业。耐光性差,长时间在阳光下使用会变色。  6、可以与ABS,HDPE,PPS,PA,HIPS、玻璃纤维等进行共混改性处理。 1、适于制作耐热件、绝缘件、减磨耐磨件、传动件、医疗及电子零件。  2、可作较高温度下使用的齿轮、风叶、阀等零件,可代替不锈钢使用。  3、可制作螺丝、紧固件及连接件。  4、电机、转子、机壳、变压器的电器零件。  成型性能 1.非结晶料,吸湿小。  2.流动性差,为类似牛顿流体,粘度对温度比较敏感,制品厚度一般在0.8毫米以上。极易分解,分解时产生腐蚀气体。宜严格控制成型温度,模具应加热,浇注系统对料流阻力应小。  3、聚苯醚的吸水率很低0.06%左右,但微量的水分会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银丝等不光滑现象,最好是作干燥处理,温度不可高出150度,否则颜色会变化。  4、聚苯醚的成型温度为280-330度,改性聚苯醚的成型温度为260-285度。  PSU塑料  (聚砜)  英文名称:Polysulfone  比重:1.25-1.3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5-0.7% 成型温度:290-350℃ 干燥条件:130-150℃ 4小时  物料性能  /用途 1、聚砜为琥珀透明固体材料,硬度和冲击强度高,无毒、耐热耐寒性耐老化性好,可在-100--175度下长期使用。耐无机酸碱盐的腐蚀,但不耐芳香烃和卤化烃。聚芳砜硬度高,耐辐射,耐热和耐寒性好 并具有自息性,可在-100-175度下长期使用。  2、通过玻璃纤维增强改性可以使材料的耐磨性大幅度提高。  3、可将聚砜与ABS、聚酰亚氨、聚醚醚酮和氟塑料等制成聚砜的改性产品,主要是提高其冲击强度和伸长率、耐溶剂性、耐环境性能、加工性能和可电镀性。如PSF/PBT,PSF/ABS,PSF+矿物粉。 1、适于制作耐热件、绝缘件、减磨耐磨件、仪器仪表零件及医疗器械零件,聚芳砜适于制作低温工作零件。  2、聚砜在电子电器工业常用于制造集成线路板、线圈管架、接触器、套架、电容薄膜、高性能碱电池外壳。  3、聚砜在家用电器方面用于微波烤炉设备、咖啡加热器、湿润器、吹风机、布蒸干机、饮料和食品分配器等。也可代替有色金属用于钟表、复印机、照相机等的精密结构件。  4、聚砜已通过美国医药、食品领域的有关规范,可代替不锈钢制品。由于聚砜耐蒸气、耐水解、无毒、耐高温蒸气消毒、高透明、尺寸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作手术工具盘、喷雾器、流体控制器、心脏阀、起博器、防毒面具、牙托等。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吸湿大,吸水率0.2%-0.4%,使用前须充分干燥,并防止再吸湿。保证含水量在0.1%以下。  2.成型性能与PC相似,热稳定性差,360度时开始出现分解。  3.流动性差,冷却快,宜用高温高压成型。模具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设冷料井,流道应短,浇口尺寸取塑件壁厚的1/2-1/3  4.为减小注塑制品产生内应力,模具温度应控制在100-140度。成型后可采取退火处理甘油浴退火处理,160度,1-5分钟;或采取空气浴160度,1-4小时。退火时间取决于制品的大小和壁厚。  5.聚砜在熔融状态下接近于牛顿体,类似于聚碳酸脂,起流动性对温度比较敏感,在310度-420度内,温度每升高30度,流动性就增加1倍。故成型时主要通过提高温度来改善加工流动性。  PTFE塑料(F4)  (聚四氟乙烯)  英文名称:Polytetrafluoro ethylene  比重:2.1-2.2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3.1-7.7% 成型温度:330-380℃ 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 1、长期使用温度-200--260度,有卓越的耐化学腐蚀性,对所有化学品都耐腐蚀,摩擦系数在塑料中最低,还有很好的电性能,其电绝缘性不受温度影响,有“塑料王”之称。  2、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态,结晶度越高,透明性越差。原料多为粉状树脂或浓缩分散液,具有极高的分子量,为高结晶度的热塑性聚合物。 适于制作耐腐蚀件,减磨耐磨件、密封件、绝缘件和医疗器械零件  成型性能 1.结晶料,吸湿小。  2.流动性差,极易分解,分解时产生腐蚀气体。宜严格控制成型温度,模具应加热,浇注系统对料流阻力应小。  3.粉状树脂常采用粉末粉末冶金法成型,使用烧结方法。烧结温度360-380度,不可超过475度。 乳液树脂通常用冷挤出再烧结的工艺加工,可在物品表面形成防腐层。如需要求制品透明性,韧性好,应采取快速冷却。也可采取挤压成型,可以挤出管、棒、型材。  4、PTFE熔体粘度很高,容体粘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显示其非牛顿流体的特性。  5、二次加工,可以热压复合、焊接、粘结、增强、机械加工等,以制得最终产品。  ASA塑料  (丙烯酸-苯乙烯-丙烯睛)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Styrene acrylate copolymer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4-0.7% 成型温度:170-230℃ 干燥条件:80-90℃ 2小时  物料性能 ASA聚合物是无定形材料,可以采用挤塑和注塑加工制成对气候影响有极好抵抗力的产品。三元共聚物ASA的机械性能通常类似于ABS树脂,不同的是ASA的性能受室外气候的影响要比ABS树脂小得多。 适于制作一般建筑领域、户外家具、汽车外侧视镜壳体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  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5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  3.市场出售的ASA基本树脂的牌号有: Luran S牌( BASF塑料材料公司);Gelog牌(通用塑料公司); Centrex牌(孟山都公司)。  PPS塑料  (聚苯硫醚)  英文名称:Phenylene sulfide  比重:1.36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7% 成型温度:300-330℃ 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 1、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白色硬而脆,跌落于地上有金属响声,透光率仅次于有机玻璃,着色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良好 。有优良的阻燃性,为不燃塑料。  2、强度一般,刚性很好,但质脆,易产生应力脆裂,不耐苯.汽油等有机溶剂.长期使用温度可达260度 ,在400度的空气或氮气中保持稳定。通过加玻璃纤维或其它增强材料改性后,可以使冲击强度大为提高,耐热性和其它机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密度增加到1.6-1.9,成型收缩率较小到0.15-0.25% 适于制作耐热件.绝缘件及化学仪器.光学仪器等零件.  成型性能 1.无定形料,吸湿小,但宜干燥后成型。  2.流动性介于ABS和PC之间,凝固快,收缩小,易分解,选用较高的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模温取100-150度。主流道锥度应大,流道应短。]  ETFE塑料  (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  英文名称:Polytetrafluoro ethylene  比重:1.7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3.1-7.7% 成型温度:300-330℃ 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 1、长期使用温度-80--220度,有卓越的耐化学腐蚀性,对所有化学品都耐腐蚀,摩擦系数在塑料中最低,还有很好的电性能,其电绝缘性不受温度影响,有“塑料王”之称。  2、其耐化学药品性与聚四氟乙烯相似,比偏氟乙烯好。  3、其抗蠕变性和压缩强度均比聚四氟乙烯好,拉伸强度高,伸长率可达100-300%。介电性好,耐辐射性能优异。 1、适于制作耐腐蚀件,减磨耐磨件、密封件、绝缘件和医疗器械零件。  2、电线、电缆绝缘层,防腐设备、密封材料、泵阀衬套,和化学容器。  成型性能 1.结晶料,吸湿小。可采用通常得热塑性塑料得加工方法加工成制品。  2.流动性差,极易分解,分解时产生腐蚀气体。宜严格控制成型温度不要超过350度,模具应加热至100-150度,浇注系统对料流阻力应小。 可成型0.7-0.8毫米厚的薄壁简单制品。  3.透明粒料,注塑、挤出成型。成型温度300-330度,350度以上容易引起变色或发生气泡。宜高速低压成型,并注意脱模会较困难。  PFA塑料  (可溶性聚四氟乙烯)  英文名称:Polytetrafluoro ethylene  比重:2.13-2.167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3.1-7.7% 成型温度:350-400℃ 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 1、 为少量全氟丙基全氟乙烯基醚与聚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熔融粘结性增强,溶体粘度下降,而性能与聚四氟乙烯相比无变化。此种树脂可以直接采用普通热塑性成型方法加工成制品。  2、长期使用温度-80--260度,有卓越的耐化学腐蚀性,对所有化学品都耐腐蚀,摩擦系数在塑料中最低,还有很好的电性能,其电绝缘性不受温度影响,有“塑料王”之称。  2、其耐化学药品性与聚四氟乙烯相似,比偏氟乙烯好。  3、其抗蠕变性和压缩强度均比聚四氟乙烯好,拉伸强度高,伸长率可达100-300%。介电性好,耐辐射性能优异。阻燃性达V0级。 1、适于制作耐腐蚀件,减磨耐磨件、密封件、绝缘件和医疗器械零件。  2、高温电线、电缆绝缘层,防腐设备、密封材料、泵阀衬套,和化学容器。  成型性能 1.结晶料,吸湿小。可采用通常得热塑性塑料得加工方法加工成制品。  2.流动性差,极易分解,分解时产生腐蚀气体。宜严格控制成型温度不要超过475度,模具应加热至150-200度,浇注系统对料流阻力应小。  3.半透明粒料,注塑、挤出成型。成型温度350-400度,475度以上容易引起变色或发生气泡。并注意脱模会较困难。  4、因熔融的材料对金属有腐蚀作用,长期生产,模具需要电镀铬处理。  PAR塑料 (U塑料)  (聚芳脂)  英文名称:  比重:1.2-1.26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8% 成型温度:300-350℃ 干燥条件:100~120℃-5小时  物料性能 1、为透明无定形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阻燃性和无毒性。可以直接采用普通热塑性成型方法加工成制品。  2、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在1.86MPA的负荷下,其热变形温度高达175度, 分解温度为443度。其各种力学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小。 1、适于制作耐热、耐燃和尺寸稳定性高的电器零件。连接器、线圈架、继电器外壳。  2、照明零件。可制成透明的灯罩、照明器、汽车反光罩等。  成型性能 1.随着制品壁厚增加,成型收缩率增大。  2.吸湿性较小,约0.1-0.3%,但注塑时微量水分会引起聚芳脂分解。故材料成型前必须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小于0.02%。  酚醛塑料  英文名称:Phenol-Formaldehyde(PF)  比重:1.5-2.0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5-1.0% 成型温度:150-170℃  物料性能 酚醛塑料是一种硬而脆的热固性塑料,俗称电木粉。机械强度高,坚韧耐磨,尺寸稳定,耐腐蚀,电绝缘性能优异。 适于制作电器、仪表的绝缘机构件,可在湿热条件下使用  成型性能 1.成型性较好,但收缩及方向性一般比氨基塑料大,并含有水分挥发物。成型前应预热,成型过程中应排气,不预热则应提高模温和成型压力。  2.模温对流动性影响较大,一般超过160度时,流动性会迅速下降。  3.硬化速度一般比氨基塑料慢,硬化时放出的热量大。大型厚壁塑件的内部温度易过高,容易发生硬化不均和过热。  氨基塑料  英文名称:MF,UF  比重:1.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6-1.0% 成型温度:160-180℃  物料性能 耐电弧性和电绝缘性良好,耐水、耐热性较好,适于压缩成型 适于制作耐电弧的电工零件和防爆电器绝缘件  成型性能 1.流动性好,硬化速度快,故预热及成型温度要适当,涂料、合模及加压速度要快。  2.成型收缩率大。  3.含水分挥发物多,易吸湿、结块,成型时应预热干燥,并防止再吸湿,但过于干燥则流动性下降。成型时有水分及分解物,有酸性,模具应镀铬,以防腐蚀,成型时应排气。  4.成型温度对塑件质量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易发生分解、变色、气泡色泽不均,温度过低时流动性差,不光泽。  5.料细、比容大、料中充气多,用预压锭成型大塑件时,易产生波纹及流纹,故一般不宜采用  环氧树脂(EP)  英文名称:Epoxide Resin  比重:1.9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5% 成型温度:140-170℃  物料性能 力学性能、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好,对许多材料的粘结力强,但性能受填料品种和含量的影响。脂环簇环氧塑料的耐热性较高。适于浇注成型和低压挤塑成型 适于制作电工、电子元件及线圈的灌封与固定,还可用于修复  成型性能 1.浇注料。流动性好,硬化收缩小,但热刚性差,不易脱模。  2.硬化速度快,硬化时一般不需排气,装料后应立即加压。  有机硅塑料(IS)  英文名称:Silicone  比重:1.75-1.95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0.5% 成型温度:160-180℃  物料性能 耐高低温、耐水性好、高频绝缘性好,耐辐射、耐臭氧性好 适于制作电工、电子元件及线圈的灌封与固定  成型性能 1.流动性好,硬化速度慢,压缩成型时需要较高的成型温度。  2.压缩成型后,须经高温固化处理。

化学反应中的叠加原理是什么?

化学反应中没有叠加原理,只有反应叠加。反应叠加的意思为第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是第二个反应的反应物。这样的叫反应叠加。叠加原理是属于数学物理中的一个原理。在物理学与系统理论中,叠加原理,也叫叠加性质,说对任何线性系统“在给定地点与时间,由两个或多个刺激产生的合成反应是由每个刺激单独产生的反应之和。”注意问题应用叠加原理时应注意:(1)只有线性电路才具有叠加性,对非线性电路不能应用叠加原理。(2)只有独立电源才能进行置零处理,对含有受控源的电路,使用叠加原理时切勿强制受控源取零值。这是因为一旦受控源被强制取零值就等于在电路中撤消了该受控源所代表的物理元件,从而导致错误的结果。(3)功率的计算不能用叠加原理。(4)当某电源暂不起作用时,是将该电源置零。对于独立电压源暂不起作用时将其两端短接,对于独立电流源是将两端开路。

锂电池是什么化学反应物与锂产生反应

优质解答锂电池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有锂的活性化合物组成,负极则是特殊分子结构的碳.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 LiCoO2 ,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生了电流. 化学反应原理虽然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要多得多:正极的材料需要添加剂来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负极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结构级去设计以容纳更多的锂离子;填充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液,除了保持稳定,还需要具有良好导电性,减小电池内阻. 虽然锂离子电池很少有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记忆效应的原理是结晶化,在锂电池中几乎不会产生这种反应.但是,锂离子电池在多次充放后容量仍然会下降,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主要是正负极材料本身的变化,从分子层面来看,正负极上容纳锂离子的空穴结构会逐渐塌陷、堵塞;从化学角度来看,是正负极材料活性钝化,出现副反应生成稳定的其他化合物.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

无论通多少CO2都只会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说生成水杨酸的更是离谱。化学方程式: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离子方程式:C6H5O- + CO2 + H2O == C6H5OH + HCO3-。原因有二:1 二氧化碳与水易结合生成碳酸,且碳酸酸性比苯酚酸性强,根据强酸与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与强酸盐(即“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故生成苯酚。2 为什么只生成碳酸氢根呢?这就要联系到电离平衡上了。碳酸的电离分两步:H2CO3<==>H++HCO3-,HCO3-<==>H++CO3 2-。但是第二步的电离常数比第一步的小很多很多,所以第二步可以视为基本不发生。或者说苯酚的酸性还没有弱到足以打破第二步的电离平衡,所以碳酸氢根中的氢不会被“抢走”。综上所述,生成物就只有苯酚和碳酸氢钠。

化学反应“以强制弱”知多少

(1)以强酸制弱酸!(2)以强碱制弱碱!

请问 高中化学...题目里有电离常数(Ka1>Ka2>Ka3)..怎么判断化学反应的正误啊?是要强酸制弱酸吗?求详

电离常数Ka值越大说明酸越容易电离,对应酸的酸性越强,电离常数小,酸性弱,这就是强酸制弱酸原理 。反之,Ka值越小,酸根阴离子对应的碱性就越强,也可以比较对应盐的碱性

马上高三 了 四川理科 化学反应原理直接不懂 希望谁能给我提供一份详细的复习时间安排表

你们是第一届参加新教材的考试,具体的复习计划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多问一下你们老师吧。

怎样就可以学好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是一门很有魅力的学科。但由于高中化学具有“繁,难,乱”的特点,所以不少同学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化学呢? 一、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 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老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便于今后复习。 二、及时复习。 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并进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课后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比如学习了SO2的漂白性就跟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三、学会巧记 由于要记的化学知识点比较多,如果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化学上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 四、勤练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如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 五、备好“错题本”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六、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能力,还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必须重视化学实验。平时做实验,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从而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此外,要把化学学好,还要多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问题,善于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总之,只要学习方法正确,相信同学们会轻松地把化学学好的

温州高二化学是不是会教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两本书?

是的,是先教有机再教反应原理的。我们还把实验化学跟化学与生活也教了。高三就是复习咯。。

江苏化学为什么学物质结构性质而不学化学反应原理

B部分题目变化较大,不好复习
 1 2 3  下一页  尾页